信达证券-海通证券-600837-投资业务拖累业绩,持续转型主动管理-190401

《信达证券-海通证券-600837-投资业务拖累业绩,持续转型主动管理-19040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海通证券-600837-投资业务拖累业绩,持续转型主动管理-19040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海通证券发布2018 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7.65 亿元,同比降低15.7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2.11 亿元,同比降低39.54%。公司全年的基本每股收益(摊薄)0.45 元,同比降低39.54%。
点评:
投资业务拖累,业绩表现略差于行业。证券行业2018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62.87 亿元,同比下降14.47%;实现净利润666.2 亿元,同比下降41.04%。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7.65 亿元,同比降低15.79%;实现净利润57.71 亿元,同比下降41.57%。公司业绩表现略差于行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自营业务的拖累:2018 年公司投资净收益55.35 亿元,同比下降51.30%;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同比下降51.87%。
收入结构多元化,海外业务贡献度持续增长。2018 年,市场环境竞争加剧、政策密集出台,公司业务板块重新划分为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交易及机构、融资租赁几大业务板块,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其他业务(主要是旗下子公司贡献业务收入)以及投资银行业务占比较高,分别为38.3%、22.9%和13.9%。通过收购整合海通国际证券、海通银行,设立自贸区分公司,公司建立了业内领先的国际业务平台:2018 年,公司旗下境外业务实现收入65.93 亿元,同比上升35.3%;境外业务占比28%,较2017 年上升11 个百分点。
在市场环境与监管政策双重压力下,公司资管业务继续向主动管理转型。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平台包括:海通资管公司、海富通基金、富国基金、8 家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以及海外资产管理业务。2018 年监管机构陆续推出多项政策,导致券商资管通道业务加速萎缩,面临监管与市场的双重压力,公司资管业务结构持续转型,各个资管平台表现优异:海通资管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与25%,且主动管理业务规模为1,083 亿元,较2017 年末增长20%;海富通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为2,125 亿元,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747 亿元,较2017 年末净新增240 亿元;富国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为4,340 亿元,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969 亿元。
政策红利下,龙头券商优势明显。2019 年以来,监管层对行资本市场发展高度重视,政策红利催化下券商有望迎来发展机遇。随着定向可转债、科创板等政策的落地,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证券行业盈利模式及发展方向将发生变革,龙头券商在此背景下优势明显,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5.37亿元、267.89亿元和318.0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4.08亿元、58.82亿元和78.47亿元,对应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64元、0.51元和0.68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交易量下跌和自营业务大幅波动,准入门槛降低,政策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