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长信科技-3000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触显一体化精加工商,开启汽车电子成长曲线-211209

上传日期:2021-12-09 10:48:14 / 研报作者:徐涛胡叶倩雯梁楠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长信科技-3000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触显一体化精加工商,开启汽车电子成长曲线-211209.pdf
大小:248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长信科技-3000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触显一体化精加工商,开启汽车电子成长曲线-211209

中信证券-长信科技-3000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触显一体化精加工商,开启汽车电子成长曲线-21120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长信科技-3000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触显一体化精加工商,开启汽车电子成长曲线-211209(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长信科技-3000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触显一体化精加工商,开启汽车电子成长曲线-211209(49页).pdf(4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围绕触显模组和减薄业务深耕消费电子和车载电子领域10年,现已成为显示屏供应链中减薄服务、触显模组业务全球领先的精加工商。

我们估算2021年公司汽车电子板块营收占比近40%,随行业显示屏的高端化、智能化趋势而开启高速成长,正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消费电子板块,智能机LCD模组业务已触底,传统减薄业务市场地位稳固,利润贡献稳定,未来VR/可穿戴模组、UTG新兴减薄业务等有望贡献增量。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发展,预测公司2020/21/22年EPS分别为0.42/0.54/0.66元,给予2022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1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概览:业内颇受认可的触显精密加工商,深耕触控显示一体化及减薄业务,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双轮布局。

公司前身成立于2000年,2010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切入触摸屏行业,2011年进军TFT减薄领域,并于其后陆续进入A公司、T公司、Sharp、京东方等行业巨头供应链体系,目前是国内唯一通过北美大客户认证的减薄业务供应商。

公司始终聚焦在触控显示一体化高端制造产业链,围绕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两大下游进行双重布局,2020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44/8.34亿元,同比+13.62%/-1.33%,我们估算2020年公司汽车电子/消费电子营收占比约25%/75%,利润占比约20%/80%,且估算目前汽车电子最新营收利润占比已提升至40%。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在大屏化趋势下,汽车电子将贡献公司业绩后续最大增量,开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UTG、VR及可穿戴等也将驱动消费电子持续成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的成长持续性。

▍汽车电子:受益高端化、大屏化趋势,板块将贡献未来最大增量。

汽车智能化背景下,车载显示加速朝高端化(结构上由显示到触显一体化、材料上由塑料到玻璃、外形上由2D到3D曲面等)、大屏化(多屏+联屏齐头并进,单车屏幕搭载面积持续上升)方向发展,带动车载显示行业加速成长,我们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将达4900亿元,四年CAGR约12.2%。

公司敏锐洞察车载触显行业趋势:产品方面,打造“车载Sensor+3D曲面盖板+全贴合+触显一体化模组”的产品组合优势;技术方面,围绕触显技术全面布局,自研热弯工艺、材料等带来成本优势;客户方面,头部新能源客户与传统客户均有覆盖,通过Tier1切入全球70%主流汽车品牌,客户质量高;产能方面,目前订单饱满致产能紧张,正快速布局产线,22年产能有望同比翻番+。

受益于行业高端化、大屏化趋势,我们认为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未来3-5年有望持续实现快速增长,预测2021-2023年公司该业务营收将分别达27/36/46亿元,三年CAGR预计保持在30%-40%,看好汽车电子业务成为公司营收及利润端的最大增量。

▍减薄业务:贡献稳定利润,UTG有望打开新兴空间。

减薄业务作为面板制造的后续精加工程序,契合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轻薄化需求,具有较高技术壁垒。

公司减薄业务可分为传统减薄和新兴减薄:(1)传统减薄下游需求已趋于稳定,未来公司有望受益于LCD产能东移而海外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公司在传统减薄上具有先发优势和技术垄断地位,是国内减薄龙头,与夏普、LGD、京东方以及华星光电四大面板厂商维持长期稳定关系,同时也是A客户在大陆NB/PAD减薄业务唯一指定供应商,该业务多年来盈利能力稳定且利润贡献占比高,我们预计公司传统减薄业务营收未来将保持约10%增速,贡献稳定利润。

(2)新兴减薄业务前景可期。

公司主要布局折叠屏市场的UTG减薄,营收规模有望跟随下游折叠屏的放量而高速成长,且利润水平更高。

公司UTG方面研发顺利、技术领先,目前已向面板厂稳定供货,我们预计2025年UTG减薄业务有望为公司贡献5亿元+收入,对应2021-2024年CAGR超400%。

▍消费电子触显模组:VR/可穿戴产品带动成长。

公司触控模组、显示模组及触显一体化业务的产品覆盖小尺寸(VR/可穿戴设备)、中小尺寸(手机)和中大尺寸(NB/PAD)领域。

其中小尺寸产品以VR显示模组和Watch触显模组为主,预计均将迎来终端大放量,且显示技术持续向OLED、MicroOLED升级。

公司VR目前供应全球top4企业中的Meta和Pico,Watch客户涵盖国际前五大智能可穿戴品牌厂,料将随下游放量+头部客户带动而持续成长。

中小尺寸产品主要是手机,过去两年受国内大客户影响出货量有所波动,目前已经触底,未来出货量有望随其他客户手机出货量增长而实现回升。

此外中大尺寸产品以NB&PAD为主,目前下游需求稳定,公司产能、客户关系稳定,预计未来营收稳定增长。

整体看,我们预计公司该业务2021-2023年营收将分别达23/34/41亿元,三年CAGR预计保持在20%-30%,看好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在未来的稳定增长。

▍风险因素:需求疲弱,宏观经济风险,技术路径变更,行业竞争加剧等。

▍投资建议:我们估算2021年公司汽车电子板块占比近40%,随着行业显示屏的高端化、智能化趋势而开启高速成长,正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业务发展,预测公司2021/22/23年EPS分别为0.42/0.54/0.66元,鉴于公司汽车电子板块进展顺利且占比提升,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2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1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