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专题报告:基于可比公司域的指数增强框架-190403

《华创证券-专题报告:基于可比公司域的指数增强框架-190403(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专题报告:基于可比公司域的指数增强框架-190403(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究思路
基于主营业务一致的可比公司估值不应该差距太大的思路,本文尝试在更小的域内,即域内公司基本都是可比公司,主要依据估值因子来进行选股。在考虑估值因子的时候,本文探索了预期的意义,静态的估值没有办法反应人们对股票未来预期的情况,高成长的股票在市值不变的情况下,估值自然会下降。而估值回归本身是一个过程,所以从逻辑上来讲使用预期的估值显然是更合适,本文后面的实证也验证这个结论。
可比公司域指数增强策略初步实践
我们以中信二级行业分类作为可比公司域的初步划分,使用静态的PE_TTM、一致预期PE与用未来的数据的实际下一年PE分别在沪深300与中证500内构建二级行业中性的多头组合。一致预期PE在沪深300与中证500内分别能实现2.31和1.81的信息比,而实际下一年PE收益与信息比还要更高。
主要结论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可解释性更强的指数增强框架,研究发现从可比公司域的角度出发,可以具备很好的可解释性。可比的公司的估值差异不应该太大,那我们选低估值的股票当然应该有一定的Alpha。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考虑预期的情况,因为市场会以市场的预期给股票进行定价。通过用中信二级行业作为可比公司域的代理,我们分别在沪深300和中证500内用静态的PE_TTM、一致预期PE与用未来的数据的实际下一年PE进行了实证。尽管PE_TTM与一致预期PE的表现不是很稳定,但实际下一年PE表现得十分稳健,这基本验证了我们的逻辑。
风险提示
策略基于历史数据的回测,不保证策略未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