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汽车行业科创板报告I: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190408

上传日期:2019-04-09 11:01:52 / 研报作者:郦莉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汽车行业科创板报告I: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190408.pdf
大小:313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汽车行业科创板报告I: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190408

国盛证券-汽车行业科创板报告I: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190408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汽车行业科创板报告I: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190408(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汽车行业科创板报告I: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190408(37页).pdf(3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科创板鼓励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发展。在科创板重点关注的六大领域中与汽车相关的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鼓励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发展。汽车行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固定资产重、进入门槛高、验证周期长等特点,电动化、智能化的行业变革也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创板较为宽松的财务指标要求以及不设置上市市盈率限制可以为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处于快速成长期、但现阶段盈利端仍有压力的汽车行业创业型企业提供较好的融资渠道,帮助它们更快更好的发展。
        海内外新能源汽车均有亮眼表现,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国内来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25.6  万辆,同比增长  61.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  101  万辆,同比增长  82%。而于  2019  年全面实施的双积分政策,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海外来看:在能源紧缺,环保受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全球各国及地区的油耗排放目标均在持续提升,近年来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发展也有所提速。2018  年,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  99  万辆,同比增长  52%。从销售结构和整车厂重视程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结构在持续优化,2018  年国内  A00  车销量占比为  49%,较  17年下降  20pct;主流整车厂也在加大新能源产品的投放力度,推出更多优秀的有性价比的车型,行业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驾驶成为重要抓手。根据工信部规划,到  2020  年我国新车中  L2  级别智能汽车占比将达到  30%以上,我们估算目前同时具备  L2硬件功能的销量占比不到  10%,19-20  年有望获得一倍以上渗透率的提升,今明两年将是智能驾驶快速落地的重要时间节点。从硬件和产品两个维度,我们认为毫米波雷达与高精度地图后续将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量产落地:1)目前国内毫米波雷达基本均由国外厂商垄断,但部分本土企业已经有望在量产毫米波雷达上实现突破,分享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带来的红利。2)传统的导航地图在精度、维度、信息量上都无法满足  L3  及以上自动驾驶的需要,因此各个整车厂都开始在高精地图方面做积极的布局,为  2020  年起的  L3浪潮做准备。国内高精地图供应商具有资质加先发优势双重护城河,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估值方法探讨。1)成熟车企/零部件企业一般采用  PE/PB  估值方法:海内外成熟车企一般给予  10  倍左右的  PE  估值和  1  倍左右的  PB  估值;成熟零部件企业一般给予  10  倍左右  PE  估值,PB  估值处于  1-2  倍区间。2)处于较快成长期的盈利企业建议采用  PEG  估值:对于一些已经具有盈利能力的企业,通过抓住行业变革和升级机会推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新产品,或者借助自身突出产品力取得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都会带来业绩端的快速增长,当这种增长具有较好的持续性时,可以采用  PEG  来进行估值。3)初创企业估值方法建议:a.  初创车企建议根据销量水平及公司质地给予不同的  PS  估值:乘用车初创企业达到实现盈利的销售规模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建议根据其竞争力、预计未来所能获得的行业地位以及销售规模给予不同的  PS  估值;b.  初创零部件企业建议根据发展阶段采用  PS  和  PEG  方法进行估值:我们建议对于未实现盈利或盈利体量较小的企业采用  PS  估值;对于已经实现一定规模盈利且仍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则采用前面所说的  PEG  估值方法。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低于预期;智能驾驶功能渗透率提升低于预期;科创板推进不达预期;假设可能存在误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