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泰证券-长三角一体化的影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190414

上传日期:2019-04-15 10:42:26 / 研报作者:梁中华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长三角一体化的影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190414.pdf
大小:143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长三角一体化的影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190414

中泰证券-长三角一体化的影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190414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长三角一体化的影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190414(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长三角一体化的影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190414(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2018年11月,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加上国家重点支持的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味着大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我国进一步城镇化的新型特点。  ?  
        过去我国城镇化进程以遍地新城、新区的模式为主导,为何要转向人口向少数区域集中的大都市圈建设?国际上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又会对经济带来何种影响?我们以长三角一体化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  
        1、为何要进行大都市化建设?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口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是各国城镇化普遍遵循的规律。发达国家超过百万人口城市的人口占比普遍在40%以上,日韩在五六十年代实现经济起飞过程中,大城市人口占比也持续提高。过去这些年,我国大城市人口占比尽管有所提升,但和其他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推进的。  ?  
        2、东京湾区的国际经验。日本的东京湾区也做过明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划和管理,与我国推行的模式有些类似。195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首都圈整备法》,通过立法的形式确保了区域规划建设的延续性。具体到实施和协调层面,则采取协商讨论的方式。随着东京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制造业向东京外围县市转移,而东京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东京湾也成为日本国内经济的增长引擎,区域内的收入差距也缩小,并高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  ?  
        3、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势和挑战。从现实条件来看,长三角地区有几点突出优势,使得这块区域的增长空间巨大。一是长三角自然禀赋优良,交通便利;二是产业体系完备,区域经济互补性强,创新潜力较大;三是人口持续净流入,随着户籍制度放宽人口有望进一步集聚。但长三角一体化要达到深度融合的程度,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与国际其它大都市比,依然有较大差距,且长三角区域内部经济发展质量分化较大。而最关键的是,人口进一步的流动、产业布局的规划、各地方利益的权衡等等问题,都需要逐步放宽行政边界的管理,这或许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最大挑战。结合国际经验,我们认为,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在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平衡收入差距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政策变动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