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中航沈飞-600760-事件点评:海军节阅舰盛典在即,舰载战斗机成关注热点-190414

《东兴证券-中航沈飞-600760-事件点评:海军节阅舰盛典在即,舰载战斗机成关注热点-19041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中航沈飞-600760-事件点评:海军节阅舰盛典在即,舰载战斗机成关注热点-190414(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019 年 4 月 23 日正值中国海军建军 70 周年,将于青岛举行国际阅舰式,我们认为舰载机是这次阅舰式的一大关注点。辽宁舰的舰载机为沈飞集团生产的歼-15 型战斗机,日前成功实现伙伴加油,载弹量和续航力显著提升。同为沈飞集团研制、尚未定型的歼-31 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未来上舰也存在极大的可能性。
观点:
1、南海阅兵彰显海军战斗力,青岛海上阅舰颇受期待
即将到来的国际阅舰式是纪念海军成立 70 周年的盛大庆典,届时场面必将蔚为壮观,现役航母辽宁舰与首艘国产航母毫无疑问是关注焦点。根据以色列国际卫星图像公司发布的卫星图像显示,结束长达半年改造的辽宁舰已于 3 月 1 日抵达青岛母港。肩负着开启中国双航母时代重任的国产航母 002 号,虽然日前仍未漆上舷号,但考虑到此次海军节的重要象征意义以及参考之前辽宁舰的施工进度,此次双航母编队的威武场面依旧可期。
“海上霸主”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航母使一国的海上力量实现立体化的提升,提供了远程防空能力和海上远程打击能力,将海上作战范围从近海推向中远海。这个过程中,舰载机的意义非凡,因为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航母的战斗力,而且舰载机数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航母实力。随着战机更新迭代,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开始研究新一代战斗机的上舰问题。今年年初约 4500 名学生通过中国海军招飞预选,相较 2018 年增加了近 50%,这说明中国在舰载机飞行员需求上正进入急速扩充阶段。
2018 年的南海大阅兵是新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按作战编组组成的规模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战斗力。此次阅兵中接受检阅的辽宁舰是中国海军进行战略转型的关键设备,使中国海军真正走向深蓝,为海基核力量提供掩护。阅兵式结束后,109、113、123、119 号四架歼-15 战斗机依次从远点滑跃起飞,彰显海军辽宁舰战斗力。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航母采用滑跃起飞,只有美国和法国采用弹射起飞方式。相比滑跃起飞,弹射起飞主要有以下两大优点:第一,增加了甲板舰载机的搭载数量,因为滑跃起飞需要为舰载机预留足够长的滑跑距离;第二,可以挂载更多武器,增加发动机寿命,因为滑跃起飞需要舰载机发动机在短时间内提供强大推力,对发动机要求很高,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燃油 ,弹射起飞则不存在这个问题。随着各国对航母战斗力要求的提升,弹射技术上舰是大势所趋,据媒体报道我国已掌握该技术。
2、歼-15 伙伴加油成功,续航力和载弹量显著提升
歼-15 战斗机是沈飞集团参考从乌克兰获得的苏-33 原型机 T-10K-3 进行研制和发展的双发重型舰载歼击机,于 2009 年 8 月试飞成功。2012 年 11 月,歼-15 完成在辽宁舰上的起飞测试,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航母时代。相对苏-33,歼-15 可以挂载反舰导弹执行反舰作战任务,而不像苏-33 只能进行空中格斗防空作战。而且,歼-15 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使之载弹量得到大幅提升,也为后续改造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日前,歼-15D 涂上海军涂装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表明飞机已经接近设计定型,即将交付部队。同时,双座型歼-15 已经进行多次试飞试验,弹射型歼-15 的研发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上月解放军某部在渤海某海域连续组织歼-15 空中伙伴加油训练。除了协助应急回收飞机,伙伴加油还能提高舰载机的续航力和载弹量,对于滑跃起飞的舰载机意义重大。滑跃起飞的舰载机起飞重量受限很大,即便是重型舰载机的起飞载油量和载弹量也比较小,伙伴加油可以充分发挥重型舰载机在载油量和载弹量方面的优势。而且,伙伴加油机能同时承担加油和作战双重任务,一机多能对于空间有限的航母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歼-15 舰载机的系列型号是我国航母的主力战机,凭借其航程远、武器荷载高的特点,即便未来中国研发成功舰载版本的隐身战机,歼-15 依然是中国航母编队中不可或缺的空中主力。
3、歼-31:高低搭配保内销,价美物廉促外销
歼-31 是沈飞集团研制的第五代隐形战机,于 2012 年 10 月完成首飞。歼-31 是中型战斗机,与歼-20重型战斗机将形成高低搭配服务我国军队。歼-31 采用全动平尾的常规气动布局,两侧布置大 S 弯进气道,弹舱实现内置。歼-31 具有低雷达可探测性、低红外辐射特性,可进行超视距多目标攻击和大离轴角全向攻击。
目前中国拥有歼-31 和歼-20 两种第五代隐形战机,在提升航母战斗力的驱动下,二者均存在未来上舰的可能性,但是歼-31 更具备上舰潜质。首先,中型的歼-31 拥有更小的体型,则相同的甲板/机库面积可以停靠更多战机,从而保持更长的滞空/轮值时间,为航母战斗群赢得更多主动权。其次,歼-31 的上舰改装难度小于歼-20,歼-20 除了需要将大三角翼构型改成舰载机所需要的折叠式之外,还需要将鸭翼和主翼改成近距耦合,气动布局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动难度较大。第三,歼-31 的钛合金用量高达 25%,拥有较高的推重比,从而使其可以在更短的甲板上实现短距起降。
除了上舰之外,歼-31 的出口前景也是巨大的,目前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主要为 F-35。虽然歼-31 尚未定型,根据已有信息,歼-31 的性能完全可以媲美 F-35,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优势。首先,F-35 为了安装巨大的涡扇发动机而设计了粗壮的机身,但歼-31 却完全按照超音速面积率进行了优化,减少了阻力。其次,歼-31 的大边条翼和 DSI 进气道设计提升了飞机的高低速飞行性能。第三,根据简氏防务周刊,歼-31 的作战半径达到 1250 千米,超过 F-35。最重要的一点,F-35 售价高昂,而歼-31 性价比高,凭借着优异的性能和我国战机在世界军贸市场的良好口碑或有机会取得较大市场份额。
4、国产航母大势所趋,舰载机需求量大增
据军事专家尹卓透露,未来我国将会拥有 6 艘航母,其中包括 2 艘滑跃起飞航母和 4 艘弹射起飞航母。目前航母 001 号搭载 24 架歼-15,航母 002 号将搭载 28 架歼-15。我们预测后续的 4 艘弹射航母将搭载 12 架弹射型歼-15 和 36 架歼-31,同时还需要 12 架歼-15 备份机,12 架弹射型歼-15 备份机,24 架歼-31 备份机。目前已入役的歼-15 为 38 架,那么未来歼-15 的需求量为 86 架,歼-31 的需求量为 168架。
结论: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我国战斗机及舰载机总装平台,未来核心军品将受益于量价齐升,而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也彰显管理层对于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信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滞涨现象严重,而海军节阅舰或构成较强烈的事件驱动,我们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45 亿元、310 亿元、35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14 亿元、10.89 亿元、11.43 亿元,EPS 分别为 0.65 元、0.78 元、0.82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49X/41X/39X,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军品交付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