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经济短期企稳,但设备周期尚未启动-190417

《中信期货-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经济短期企稳,但设备周期尚未启动-19041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经济短期企稳,但设备周期尚未启动-190417(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对于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我们的观点是:
1. 地产和基建是支撑一季度经济企稳的主要原因;
2. 但我们在季报所提到的减税带来企业再投资增长仍未得到体现,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至于政府环保政策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企业对重新扩产抱有更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当前经济企稳仍靠老路支撑,更具持续性的增长需要再投资回升信号的确认;
3. 个税改革对消费提振作用终于得到体现,地产相关消费和基本消费有所改善,但可选消费重新仍需静待居民部门杠杆的去化或者更多的政策支持(汽车购置税减免等)。
贸易摩擦缓解支撑经济企稳
2019 年一季度 GDP 当季同比增长 6.4%,持平前值,显示经济短期企稳。从支出法的角度看中美贸易摩擦缓解对经济企稳的用作最高,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 GDP 累计同比的拉动分别为 4.2%(前值为 5%,下同),0.8%(2.1%),1.5%(-0.6%)。从生产法的角度看,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分别为0.1%(0.3%,2.4%(2.4%)),3.9%(3.9%)。
此外,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同比增长8.7%,实际增长6.8%(6.6%),显示个税改革有效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将对消费起到有效支撑作用。
受益于地产和基建,工业增加值明显回升
2019 年 1-3 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 8.5%(前值为 3.36%,下同),从产量的涨跌结构来看,涉及地产和基建如刚才、水泥等产业产量有所回升,其它产品产量承压。
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1-3 月上游的焦炭、发电量、乙烯的同比产量增速依次为 7.1(8.5%)、7.85%(8.8%)、9.38%(-0.06%)。中游的粗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水泥、原油加工量依次为 8.58%(13.53%)、9%(6.68%)、2.55%(7.45%)、16.37%(-3.92%)、2.96%(4.2%)。下游的汽车、集成电路依次为-4.26%(-17.3%)、-7.75%(-4.19%)。总的看,涉及地产和基建的相关产业产量有所回升,其它产量仍有所承压。
稳增长仍在走老路,设备投资周期未录得启动
2019 年 1-3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同比增长 6.3%(6.1%),地产和基建支撑正题投资回升,基建来自于政府地方专项债额度的提前下发,而地产则受部分地区调控政策放松利好。需要提到的是,3 月地产商土地购置面积仍在承压,显示地产投资的增长后续乏力。
1-3 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录得 11.8%(11.6%),受部分地区调控政策放松利好,支撑地产投资。投资分项也验证这个观点,1-3 月的商品房销售,新屋开工、施工、竣工面积增速均有所增长,销售好转刺激开发商加快地产项目工期。但拿地量显示开发商对于长周期投资相对消极,1-3 月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录得-33.1%,前值为-34.1%,同比下降 1259 万平方米,显示地产投资的增长后续乏力。
1-3 月政府基建投资(剔除电力)的同比增速为 4.4%(4.3%)。1-2 月基建的三大板块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分别为 0.7%(-1.4%)、1%(-0.4%)、6.5%(7.5%)。
1-3 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录得 4.6%(5.9%),1-3 月民间投资累计同比为 6.4%(7.5%)。尽管中美贸易好转提振了出口和工业增加值,我们在季报中提到的减税降费对企业再投资的提振尚未观察到:制造业中的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同比转负录得-0.8%(0.3%)。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至于政府环保政策的限制,地产和基建相关行业扩产受限;另一方面来至于企业仍在消化此前投放的产能, 2018 年底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带来的企业销售困境仍记忆犹新,企业对重新扩产抱有更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减税降费能否带来新一轮的设备投资周期仍是未知之数,需要进一步观察。
消费有所起色
2019 年 1-3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 8.7%(8.2%),个税改革对消费的提振作用终于得到体现,此外居民部门的收入增长也。
分类型来看,1-3 月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 9.5%(9.7%)、8.6%(8%)。网上零售销售,地产相关消费增速有所回升,但餐饮和汽车增速仍承压。从限额以上消费分类来看,基本消费整体增速有所回升;可选消费中,地产相关消费增速回升,但金银珠宝等奢侈品增速承压,汽车消费的增速同样面临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