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三利谱-002876-利润拐点渐行渐近,定增扩产再拓空间-190418

《中泰证券-三利谱-002876-利润拐点渐行渐近,定增扩产再拓空间-19041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三利谱-002876-利润拐点渐行渐近,定增扩产再拓空间-19041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 2018 年年报,实现收入 8.83 亿元,同比增长 7.99%;实现净利润 2770 万元,同比下降 66.31%;扣非后净利润 727 万元,同比下降88.43%;公司公布定增方案,计划发行不超过 1600 万股,募资总额不超过11 亿元,投资超宽幅偏光片产线,其中董事长计划认购不低于 4000 万元。
合肥投入及汇率波动影响 18 年利润,19 年 Q2 有望迎来明显改善:18 年因为合肥工厂准备大规模投产,自年中开始大规模增加员工人数,但是直到接近年底大尺寸产品才开始大规模量产,利润拖累较大,亏损幅度达到 2736 万元,较 17 年增加近 2000 万元;同时因外币升值,导致公司出现汇兑损失(1277万元)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毛利率),上述两点是导致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分季度看,Q4 实现收入 2.37 亿元,扣非后亏损 397万元,主要是 Q4 计提了 668 万减值准备导致亏损,加回后较 18 年 Q3 有明显好转,从毛利率上也能看出,Q4 单季度毛利率 16.51%,环比 Q3 增长 1.64个 pct。虽然公司 Q1 预告亏损 1200-1500 万元,但我们判断,Q2 利润有望迎来向上拐点,判断依据主要是,Q1 扰动因素会得到消除,另外一方面,自年初以来偏光片供应持续偏紧,海外厂商调整价格动作频频,部分产品价格调整有望在二季度见效,带动公司盈利能力迎来向上拐点。从量化数据来看,公司小尺寸偏光片产品原材料成本/收入约在 45-55%左右;大尺寸偏光片产品原材料成本/收入约在 65-75%左右,二季度手机出货量迎来旺季,拉动中小尺寸偏光片需求,在不考虑部分产品价格有所调整的情况下,如二季度小尺寸产品收入增量达到 5000 万元左右,有望增加毛利润 2250-2750 万,如大尺寸产品产品收入增量达到 4000 万左右,有望增加毛利润 1000-1350 万元左右,驱动公司利润有望迎来明显向上拐点。
在手产能对应 30 亿收入,3 年高成长有望启动:公司从业务层面,过去两年其实一直在进步,只是因为汇率、合肥工厂加大投入等因素导致报表不佳,目前合肥产能上量顺利,后续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 43 寸 TV、笔记本电脑等更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届时 1600 万平米产能,对应满产收入有望达到 8-10 亿;同时预计龙岗产线 19 年底有望投产,20 年开始爬坡, 21 年大幅贡献业绩,届时会承接更多高价值的小尺寸产品订单,满产对应收入可达到 10 亿元以上;再加上现有公司部分,全部满产后,公司收入规模有望达到 30 亿元左右。我们对比公司与台湾厂商成本构成,公司在折旧与人工成本上能够较台湾企业低10%左右,及时考虑到部分价格折让,公司大尺寸产品良率爬坡到正常情况后,净利率有望达 7-8%,盈利能力依然较强,且 19 年以来偏光片行业景气度明显走高,利润率毋需担忧,30 亿收入有望实现 2.5 亿以上利润。
定增募资加码超宽幅产线,长期潜在空间上看 50-100 亿收入:国内下游面板厂商崛起,国产偏光片替代迎加速,参考台湾偏光片产业发展历史来看,其本土三大家(力特、明基、奇美)合计供给常年维持在 45%左右,考虑到 2018-20年间国内高世代面板线进一步加速投产,国内偏光片市场规模有望从 2017 年的 150 亿元成长至 2021 年的 300 亿元左右,市场需求依然在快速增长。参考台湾本土化配套率以及外资在国内建厂进度,长期来看,国内偏光片行业本土化配套空间有望达到 130-150 亿元左右。目前偏光片国产化主要玩家包括三利谱、盛波光电,从产业格局来看,三利谱目前卡位优势更强,如后者 2.5m 产线进展不顺,三利谱潜在出货空间可达 0.9-1 亿平米,对应 100 亿收入规模;如果盛波顺利建成 2 条 2.5m 产线,对应公司潜在出货规模预计在 6000 万平米左右,对应收入 60 亿元左右。公司此次拟定增投入超宽幅产线,投产后总产能将达 6000 万平米以上,且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 43 寸等产品的成本优势,同时将公司的规模化产能延伸至 65 寸及以上高毛利产品中,有望带动公司再上台阶。同时董事长参与认购,体现了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另一方面,公司依托自身技术,不需要缴纳技术转让费,同时设备能力强,投资额较竞争对手更低,有望进一步强化成本端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二季度利润有望迎来向上拐点,定增加码超宽幅产线,强化竞争进一步提升未来成长潜力,我们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净利润为 0.83/1.65/2.33亿元,增速 201%/98%/41%,EPS 为 1.04/2.07/2.91 元,对应 PE 为 40/20/14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人民币汇率短期大幅贬值、合肥厂产品结构调整进度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