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行业:绿色电力交易开启,百亿规模利好新能源运营商-210907

《国金证券-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行业:绿色电力交易开启,百亿规模利好新能源运营商-21090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行业:绿色电力交易开启,百亿规模利好新能源运营商-21090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9月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复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 提炼核心要点如下:1)责任主体: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将分别组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开展,包括交易实施细则编制,完善技术平台等;2)试点地区:初期拟选取绿色电力消费意愿较强的地区,待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启动后,其他有意愿地区后续也给予积极支持;3)参与主体:近期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逐步扩大到水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交易优先安排完全市场化上网的绿色电力。 评论证电一体化绿电为制造业企业加持“绿卡”。 绿电交易,是以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的中长期交易。 与始于2017年的绿证相比,绿电的证书与物理电量捆绑销售,权属清晰,用户可在绿电市场交易直接购电+获得绿证。 目前,绿电的用户主要包括出口企业、承诺未来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公司和国内自愿承诺购买绿电的公司。 未来,如碳边境调节税开征,钢铁、铝等高耗能企业也将进入绿电交易市场。 初期绿电供应或主要为2021年后平价上网风光项目。 根据规则,当前的绿电交易分为三部分:完全按市场化绿电、带补贴绿电和电网企业收购的带补贴绿电。 我们认为由于安全市场化绿电(即2021年后的平价项目发电量)的收益主要归电站所有,因此将成为最积极出售绿电的主体;由于带补贴项目一旦出售绿电,就要进入市场交易,相应电量不再享受电网企业保障性收购,因此大部分这类项目或处于观望状态。 绿电主要先由省内平衡,如绿电市场供应不足,电网企业会出售一部分其收购的绿电,再有不足则可由电网组织去省外购买。 绿电价格比市场化电价高3-5分/千瓦时。 根据《中国能源报》报道,首批绿电较当地电力中长期交易价格增加0.03-0.05元/千瓦时,当前国内各地中长期交易价格不一,约在-0.005元/千瓦时至-0.10元/千瓦时之间,因此,部分中长期协议在2021年或以低于平均价出售。 然而,由于煤价上涨导致限电,我们预计2022年多地市场中长期协议价将高于标杆电价,或为绿电带来高于3-5分/千瓦时的收益。 中长期绿电交易或至千亿千瓦时级别市场。 首批绿电交易达成交易电量79.35亿千瓦时,我们预计2022年,随着绿电市场的推进,市场规模至少在200-300亿千瓦时(2021年仅半年规模);2023年后,如欧盟碳边境调节税启动,将有更多高耗能企业进入市场,绿电交易规模或有望看到千亿千瓦时。 投资建议未来绿电的主要增量来自平价新能源上网,我们认为绿电溢价+市场空间扩容,双因素驱动新能源运营商成长,建议关注新能源运营商:A股三峡能源、中闽能源;H股中广核新能源、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 风险提示证电一体化的拉动效应不及预期,绿电溢价不及预期,绿电市场化进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