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万华化学-600309-年报点评:全年业绩小幅下滑,化工巨头未来发展值得期待-190424

《东兴证券-万华化学-600309-年报点评:全年业绩小幅下滑,化工巨头未来发展值得期待-19042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万华化学-600309-年报点评:全年业绩小幅下滑,化工巨头未来发展值得期待-190424(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 2018 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606.21 亿元,同比+14.11%,归母净利润 106.10 亿,同比-4.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00.35 亿,同比-6.31%,与此前业绩快报结果无异,符合预期;其中单 Q4 实现 146.98 亿,同比+3.80%,环比-7.38%,归母净利润 15.89 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5.73亿。据特殊编制财报,模拟吸收合并万华化工后,报告期营收 728.37 亿元,同比+12.33%,归母净利润 155.66 亿元,同比-1.36%;公司 2019 年销售计划实现收入 730 亿元,合并口径同比持平。公司公布 2018 年利润分配方案,每 10 股派息 20 元(含税),合计 62.79 亿元,对应分红率 59%(若按模拟合并后口径为 40%)、股息率 4.2%。
聚醚多元醇、石化及新材料业务持续放量。
聚氨酯系列,营收 309.5 亿,同比增长 3.8%,营收占比 51%,同比减少5pcts,毛利率 50.3%,同比降低 5.1pcts,宁波 MDI 产量=12077.69%=93.23万吨,烟台 MDI 产量=6087.15%=52.29 万吨,合计 145.5 万吨,较 2017 年下降 9.5 万吨、同比-6.1%;聚氨酯系列板块产量 187.4 万吨、销量 188.7万吨,产量同比增长 8 万吨,说明多元醇、组合聚醚等产量贡献同比增长约 9.5+8=17.5 万吨;
石化产品营收 189.1 亿,同比增长 23.5%,营收占比 31%,同比提高 2.4pcts,毛利率 10%,同比降低 2.5pcts;石化系列销量 387 万吨,同比增加 55 万吨,增幅 16.7%,是板块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但原材料 LPG 价格同比上涨导致石化产品毛利率下降;
精细化工品及新材料收入 57 亿,同比增长 36%,营收占比 9.4%,同比提高 1.5pcts,毛利率 31.3%基本持平;精细化工品及新材料销量 32.2 万吨,同比增加 8.3 万吨,增幅 34.7%匹配收入增速。
测算单四季度合并口径净利润约 25 亿,大概率为单季度业绩底部。
BC 公司 2018 年归母净利 34.9 亿(业绩承诺 30.0 亿),总的业绩承诺资产(BC 公司 100%、BC 辰丰 100%、万华宁波 25.5%、万华氯碱热电 8%)2018 年实现业绩 49.6 亿、超出承诺 6.2 亿。模拟吸收合并后的数据:重组报告披露 BC 公司 2018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26 亿,因此下半年实现净利润 9 亿, BC 全年营收约 728-606=122 亿,重组报告披露上半年营收 81 亿,则下半年营收约41 亿,BC 每年 3 季度会检修, 2018 年的检修在 9 月底结束,收入端几乎也少了一个季度,推测 BC 公司 2018 年三季度盈利贡献很小,则 BC 单四季度净利润假设占下半年盈利 75%、即 6.8 亿元;宁波万华 2018 全年净利润 63.5 亿元,少数股东损益约63.525.5%=16.2 亿元,因此宁波万华以外的其他少数股东损益约 22.2-16.2=6 亿元,四季度假设约 1.5 亿元,则四季度宁波万华少数股东损益约 3.8-1.5=2.3 亿元,则宁波万华单四季度净利润推测为=2.32/25.5%=9.1 亿元,单三季度净利润约=63.5-9.1-38.2=16.2 亿元,基本匹配 MDI 价格价差的季度变动情况。综合以上,模拟合并口径的万华单季度净利润约15.9+6.9+2.3=25 亿元。虽然今年一季度产品均价较去年四季度未有明显改善,但考虑到宁波 11~12 月份检修导致产量或有损失、今年初 TDI 及 PMMA 装置投产贡献增量,2019 年一季度聚合 MDI 价格见底回升、寡头企业控量保价,预计后续合并口径单季度业绩低于去年四季度的概率极小。
持续资本开支,石化及新材料业务支撑长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资本开支 102.79 亿,同比+72%;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工程 99.03 亿,同比+54%。聚氨酯板块:公司 30 万吨 TDI 项目于 2018 年底投产,美国 40 万吨 MDI 一体化项目已预计 2021 年底投产,并计划烟台工业园新增产能 50 万吨、宁波工业园新增产能 30 万吨;新材料板块:PC 一期 7 万吨装置于 2018 年初投产,二期 13 万吨正在建设、预计 2019 年底投产,5 万吨 MMA、8 万吨 PMMA 项目于 2019 年 1 月一次性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产品多项指标达到欧、日等主流产品水平;石化板块:大力发展 C2 烯烃衍生物,百万吨乙烯产业链项目预计于 2020 年底建成。
寡头格局支撑 MDI 中长期保持景气。
年初以来,聚合 MDI 价格已累计上涨超 50%至 17650 元/吨,纯 MDI 累计上涨超 10%至 24000 元/吨。全球需求预计未来维持 5~6%的需求增速,对应每年新增需求 30~40 万吨,国内汽车产量有望反转、地产施工竣工回暖有望地产后周期空调家电等需求;供给方面科思创德国 20 万吨扩建推迟到 2020 年年中,2019 年新增供给只看万华,短期来说后续检修增多(预计巴斯夫和亨斯迈漕泾精馏装置 5 月中下旬开始检修 20 天、联恒两期预计分别于 4 月底和 5 月中下旬开始检修、科思创上海装置预计 5 月份开始检修、东曹和锦湖 5 月份也有检修计划),预计 MDI 景气将持续。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 127/152/178 亿,2018 创历史最高分红总额、2014 年以来最高分红比例,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MDI 价格大幅波动,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