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杉杉股份-600884-年报点评:锂电材料业务带动营收增长,客户开发持续进行中-190426

《渤海证券-杉杉股份-600884-年报点评:锂电材料业务带动营收增长,客户开发持续进行中-19042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杉杉股份-600884-年报点评:锂电材料业务带动营收增长,客户开发持续进行中-19042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18 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88.53 亿元,同比增长 7.05%;实现归母净利润11.15 亿元,同比增长24.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03 亿元,同比下降31.30%;对应EPS 为0.993 元/股。
投资要点:
三大材料带动营收增长,投资收益增厚业绩
1)2018 年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归于锂电池材料业务营收正增长,其实现营收70.05 亿元,同比增长16.06%,其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分别实现营收46.64、19.38、4.0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49%、30.74%、37.10%;此外,服装产品业务营收增长16.20%,而能源管理业务因受531 光伏新政影响、新能源汽车业务因受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业务基本暂停以及宁波利维能和云杉智行退出合并报表范围影响,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6.61%、79.20%。2)2018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2.10%,同比下降3.29 个百分点,主要归于负极材料、服装业务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下降,其中正极材料毛利率同比下降7.54 个百分点,主要在于去年同期存在低价原材料库存增值、毛利率较低的三元材料销量占比提高以及产能爬坡导致单吨折旧费用增加。3)2018 年公司净利率为14.09%,同比提高1.88 个百分点,主要在于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3.62%致期间费用增幅低于营收增幅,以及2018 年因出售宁波银行股票(8.17 亿元)、获得现金分红等获得投资收益10.91 亿元,同比高增55.77%,投资收益大幅增厚了公司业绩。4)2018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6 年来首次转正,原因在于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国内外优质客户销售占比,较好地控制了应收账款。
聚焦锂电材料业务,持续开发客户,销量增长可期
公司是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现拥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的产能分别为6 万吨、8 万吨、4 万吨。1)正极材料业务是公司第一大业务,2018 年实现销量2.01 万吨,同比下降6.45%,主要原因在于为保障现金流稳定,公司减少甚至取消与部分回款较差、风险较高客户的合作。但公司高端正极材料的成功出货,使正极材料业务的营收不降反升,目前公司的4.45V高电压钴酸锂在2018年已经实现小批量的供货,预计2019 年将实现销量较大增长;4.48V 高电压钴酸锂已经完成产品定型,并且批量送样给下游客户;NCM523/622/811 动力电池材料均已实现大批量出货。2)2018 年负极材料业务稳健增长,实现销量3.39万吨,同比增长9.69%,现因前端产能不足,终端产能无法充分释放,待内蒙古包头年产10 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销量将有效增长;同时依托包头的低电价优势,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3)2018 年电解液业务因加大动力电池客户的开发力度,增加了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大客户,销量实现翻番增长至1.34 万吨,但尚未实现盈利,扣除计提巨化凯蓝折旧和衢州杉杉商誉减值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955.01 万元,亏损同比减少232.99 万元。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高增,同时储能电池正处于成长期,在两者带动下,锂电材料将快速发展。公司的锂电材料产销量在行业内领先,尤其在消费电池市场,而现在已加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客户的拓展,公司已与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大客户建立合作,未来合作有望进一步加深,从而带动公司锂电材料销量增长。
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综上分析,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87/1.01/1.17元/股,PE为17/14/1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增速低于预期;锂电池材料降价幅度超出预期;公司研发进展和客户开拓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