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长海股份-300196-产能扩张致营收增长,成本下降致盈利能力提升明显-190426

《中泰证券-长海股份-300196-产能扩张致营收增长,成本下降致盈利能力提升明显-19042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长海股份-300196-产能扩张致营收增长,成本下降致盈利能力提升明显-19042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长海股份发布 2019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5.19 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归母净利 5504 万元,同比增长 36.9%,符合预期。
营收增速较高主要源于新增产能贡献。18Q1 两条冷修技改产线还未点火复产,18 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产线陆续点火投产,在 19Q1 全部贡献,产能增加致制品和原纱产量均实现稳定增长。
原纱成本下降致毛利率同增 1%,叠加管理和财务费用率下降,净利率提升 1.63%至 10.6%。公司主要产品为玻璃制品,其成本中玻纤原纱占比较高,冷修技改带来工艺和效率提升导致原纱成本下降,制品毛利率提升明显。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7%/7.9%/1.8%,同比下降-1.7%/0.5%/2.4%,公司净利率提升 1.63%至 10.6%。
拳头产品短切毡和湿法薄毡需求稳步增长,原纱成本降低促制品毛利率提升。短切毡主要应用领域为汽车顶棚,其需求与汽车产量、渗透率等存在较高相关性。汽车产量增速或出现放缓,但中长期看玻纤制品渗透率的提高将持续驱动短切毡需求稳定增长。湿法薄毡主要应用在 PCB、蓄电池等领域,5G、新能源汽车等发展将驱动其中长期需求稳步增长。短切毡和湿法薄毡生产成本中玻纤纱占比最大(接近 60%),随着原纱产线冷修技改完成,单线产能、生产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使得原纱成本下降明显,我们预计 19 年短切毡和湿法薄毡的毛利率有望同比提升。中长期看,随着下游需求增长、产能利用率提高、原纱成本下降(仍有产线待冷修技改),制品业务的营收和净利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玻纤原纱供需有望逐季转好。公司现有原纱产能除了自供制品生产之外,亦有部分外售产能能够贡献业绩。据我们测算,18Q4-19Q2 玻纤季度边际产能均有新增,对行业价格将持续形成压力,但由于 19 年新增产能边际逐渐减少,随着需求的增长,19Q2 之后新增产能对价格的影响或将逐步消除,玻纤中长期的成长性仍将随着下游需求增长及渗透率提高长期存在。公司外售原纱主要用在建筑建材和风电等领域,在强势需求带动下价格保持平稳,且由于公司成本较低,将在 2019 年提供业绩的边际增量。
热塑复材为未来发展方向,有望再造公司业绩增长一极。16 年全球玻纤复材产量为 1080 万吨,产值为 820 亿美元,预计未来 5 年全球玻纤复材市场规模仍将以 8.5%的年增长率强劲增长。热塑性复材具备高性能、低成本、环保等特点,增速将高于热固性复材,17 年国内产量为 210 万吨,同比增长 6.4%,占复材总产量达到 47%。公司年产 7200 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复材项目已于 18 年 12 月 31 日投产,拓宽公司制品产品品类,进一步扩大潜在需求领域。另外,树脂项目投产亦提高了制品的原料自给率。
我们预计公司 19 和 20 年营收为 26.5 和 30.7 亿、归母净利为 3.32 和 3.84亿,对应 PE 为 13 和 11 倍,PE 和 PB 均处于历史低位。公司制品业务稳步发展,原纱成本具备较强竞争力,复材延伸拓需求,全产业链布局思路清晰,与玻纤原纱企业比,抗周期性强,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玻纤制品及原纱需求大幅下降;玻纤原纱价格大幅下滑;热塑复材项目拓展低于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和欧盟反倾销影响公司海外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