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点评:高峰论坛成果显著,基础建设仍是重点-190428

《财通证券-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点评:高峰论坛成果显著,基础建设仍是重点-190428(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点评:高峰论坛成果显著,基础建设仍是重点-190428(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19 年 4 月 25 日至 27 日,中国在北京主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届高峰论坛以来及本届高峰论坛期间,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中国作为东道国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了第二届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清单包括中方打出的举措或发起的合作倡议、在高峰论坛期间或前夕签署的多双边合作文件、在高峰论坛框架下建立的多边合作平台、投资类项目及项目清单、融资类项目、中外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的合作项目,共 6 大类 283 项。
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中国世界地位
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期间,有来自 150 多个国家的各界代表参加,27 日举行的圆桌峰会的参会人是来自于 38 个国家的领导人以及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负责人,近 6 年来,中国同这 15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超过6 万亿美元;两年来,首届高峰论坛形成的 5 大类、76 大项、279 项具体成果全部得到落实。这些货物贸易以及合作协议都是将人民币推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一步。
引进来: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和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
在“走出来”政策落实很好前提下,将着眼点置于“引进来”,“引进来”不仅有利于更多外资企业的发展进而加强中国与其母国的国际合作关系,它也是为本国人民创造就业机会的一个途径。2018 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35652 家,同比大幅增长 27.8%,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超过 300 亿美元,带动东道国就业近 30 万人,同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超过 6 万亿美元,这一系列成果反映了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所做的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合作共赢环境,既要注意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又要注意设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和税收政策。
要本 着绿色、廉洁、开放理念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着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本着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追求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把支持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统筹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同时将这种理念渗入到各方的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合作中去,达到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的目的,要打造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基建引领、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综合效应。
“一带一路”不止是短期炒作主题,更会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订单
介于此次峰会论坛取得的共识超预期,未来“一带一路”带来的基建订单将给国内上市公司带来切实的业绩支撑,我们推荐关注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基建上游周期类公司、国内的基建龙头、布局国外项目的国际基建工程相关公司以及国际贸易加强将受益的港口、机场、铁路等相关行业。
风险提示: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