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半导体行业重大事项点评:硅片国产化大势已来-190428

《华创证券-半导体行业重大事项点评:硅片国产化大势已来-1904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半导体行业重大事项点评:硅片国产化大势已来-1904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2019 年 4 月 24 日,上海证监局披露,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辅导工作。
评论:
背靠大基金,上海硅产业集团发力半导体硅片领域。上海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5 年由上海国盛集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嘉定开发公司、武岳峰IC 基金和新微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持股比例分别为 35%、35%、10%、10%和10%,并于 2019 年 3 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为加强对控股子公司的控制和管理力度,2019 年 3 月 28 日,上海硅产业集团向上海新阳等 12 家公司定向发行 24019.18 万股,购买上海新昇 26.06%的股权和新傲科技 26.37%的股权。公开资料显示,除上海新昇和新傲科技外,硅产业集团还拥有上海硅欧投资有限公司、保硅(上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Soitec S.A 和 Okmetic Oy 的股权。截至 2019 年一季度,上海硅产业集团资产总额 85.52 亿元,负债总额 39.81亿元,净资产 45.71 亿元;2018 全年营业收入 10.10 亿元,营业利润 3646.62万元,净利润 967.98 万元。
我国半导体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硅片国产化大势所趋:硅片是半导体行业的基础材料,硅片尺寸越大,半导体生产效率越高,制造成本越低,硅片大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12 寸大硅片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65%。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高度集中,竞争格局相对固化,份额主要由 SUMCO、信越化工、SK Siltron、Siltronic 和环球晶圆等公司掌握,CR5 超过 90%。目前我国在硅片环节的自给率仍然低,尤其是在 12 英寸硅片方面,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产化亟待突破。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客户认证已获突破,大硅片国产化渐行渐近。硅产业集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企业之一,自设立以来,深耕半导体硅片领域,突破了多项半导体硅片的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国内较早实现 12 英寸半导体硅片销售的企业。子公司上海新昇 300mm 大硅片项目从 2017 年第二季度开始向中芯国际等芯片代工企业提供正片进行认证,2017 年实现了挡片、陪片、测试片等产品的销售。截至 2018 年末,上海新昇大硅片正片通过了华力微电子、中芯国际的认证,台积电等企业的认证仍在进行中,月产能达到 10 万片/月,规划到 2020 年达到 30 万片/月的 12 寸硅片产能。此外,上海硅产业集团还具有较为丰富的产品布局,Soitec S.A 拥有领先的 FD-SOI 技术;Okmetic Oy 是全球第七大硅晶圆生产商,于 2016 年被上海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产品广泛用于传感器、分立器件和模拟电路的制造;新傲科技则是国内技术领先的 SOI 材料和外延片供应商。
中环股份技术水平领先,规模优势显著,有望与硅产业集团共同推进我国半导体硅片实现自主可控。国内已有多家硅片厂商宣布 12 寸硅片扩产计划,目前,除上海新昇外,中环股份在天津的 12 寸硅片试验线已顺利出片,并陆续通过客户认证。截至 2019 年一季度,中环股份总资产 424.43 亿元,负债 264.53亿元,净资产 159.90 亿元,2018 年全年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 10.13 亿元,实现毛利润 3.05 亿元。中环股份背靠天津市国资委,具有深厚的半导体技术积累,是我国区熔硅片绝对龙头,在 8 寸硅片领域已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2018 年末月产能已达到 30 万片/月,客户认证进展顺利,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019 年初,中环股份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50 亿元,用于投资 8~12 寸半导体硅片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新增 75万片/月 8 英寸抛光片和 15 万片/月 12 英寸抛光片产能,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此外,其远期规划显示,未来 12 寸硅片产能还将进一步提高至 60 万片/月,规模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显现。募集资金后,中环股份资产负债情况和现金流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叠加较为成熟的技术储备,我们认为,未来中环股份有望与上海硅产业集团共同推进我国半导体硅片产业实现自主可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认证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