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燃料电池行业系列报告之一:政策持续加码,聚焦燃料电池行业投资机会-190429

《浙商证券-燃料电池行业系列报告之一:政策持续加码,聚焦燃料电池行业投资机会-190429(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燃料电池行业系列报告之一:政策持续加码,聚焦燃料电池行业投资机会-190429(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
2019 年两会期间,氢能被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多地出台相关促进政策,随着燃料电池进一步发酵,产业链环节迎来投资机会。
投资要点
风起亚洲,燃料电池商业化大幕拉起
2019 年以来,中日韩政府纷纷提出发展氢能的愿景。日韩发展氢能与其自身当前极高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密切相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福岛事故后,日本能源自给率从2010 年度的20%降至2015 年度的7%左右,韩国电力自给率长期在20%左右。与日韩不同,我国能源存在结构性消纳问题,以风电为例,2018 年全国弃风电量277 亿千瓦时,弃风率达7%,氢能作为二次能源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输出载体。燃料电池行业有望在政府产业政策扶持下进入加速导入期。
产业链分析:随着核心设备国产化,燃料电池普及
1)上游原料端:氢气和氧气是燃料电池的动力来源,其中氧气比较容易获得,主要是氢气的制取、储运及基础设施加氢站的建设。目前我国的加氢站数量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23/369),主要阻碍是成本问题(压缩机与储氢设备),核心设备仍依赖进口。
2)中游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空压机、水泵、氢泵、储氢器、加湿器以及部分装配件,其中电堆是最核心的部分,在燃料电池中成本占比高达60%以上(随着量产占比会减小)。电堆又包括双极板、电解质、催化剂、气体扩散层。根据DOE 预测,到2020 年,80KW 的车用燃料电池在年产50 万辆的规模下,系统成本将降为45 美元,其中电堆成本降为19 美元。在燃料电池中价值量较高的环节包括:系统集成、电堆、膜电极、空压机、储氢瓶,目前国内在核心部件与国外差距仍较为显著,很多核心设备依赖进口,但目前很多国内企业都已处于研发阶段,少数企业已有设备投入运行,未来随着价值量高的环节设备逐步国产化,燃料电池的普及将大有可为。
车用氢能市场空间测算
氢气方面:我们预测到2020 年、2025 年、2030 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总需求为3.84 万吨、13.64 万吨和254.2 万吨,对应行业空间为13.4 亿元、40.9亿元、508.4 亿元。燃料电池方面:根据美国能源局的技术路线图,标准80kW的燃料电池系统在产能分别为1000/50000/500000 套的情境下,单kW 成本分别为197/79/53美元,据此测算国际先进水平对应的市场空间分别为1/20/137亿元。
投资建议
根据我们的测算,电堆、膜电极、空压机、储氢等核心零部件价值量最大,建议关注上市公司: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潍柴动力(参股巴拉德,电堆供应商)、大洋电机(参股巴拉德,电堆供应商)、雄韬股份(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美锦能源(参股广东鸿基,膜电极公司)、雪人股份(参股Hydrogenics,空压机)、汉钟精机(空压机)、厚普股份(加氢站)、中集安瑞科(氢储运、加氢站)
风险提示
政府补贴不及预期、材料风险、技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