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中国电影-600977-年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发行和影视服务业务持续助力-190430

《渤海证券-中国电影-600977-年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发行和影视服务业务持续助力-190430(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中国电影-600977-年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发行和影视服务业务持续助力-190430(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18 年公司实现营收 90.38 亿元,同比增长 0.55%,实现归母净利润 14.95 亿元,同比增长 54.85%;19 年 Q1 公司实现营收 22.26 亿元,同比增长 1.2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3.55 亿元,同比增长 4.5%。
投资要点:
制片业务和影视服务业务是 18 年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18 年分业务条线来看:
① 公司影视影片制作业务实现营收 7.22 亿元(YoY+17.84%),毛利率25.76%(+35.06pct),主要依靠影片《唐人街探案 2》、《捉妖记 2》贡献取得,此外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并上映各类影片共 15 部,累计实现票房81.33 亿元,业务整体增长的趋势十分明显;
② 电影发行业务实现营收 49.77 亿元(YoY-7.73%),毛利率 20.32%(-1.31pct),其中发行国产影片 451 部(累计票房 131.55 亿/占比40.23%)进口影片 124 部(累计票房 125.04 亿/占比 58.65%),其中包括《唐人街探案 2》、《我不是药神》、《复仇者联盟 3》等票房排行前列作品,发行业务规模占营收的比例依然最高;
③ 电影放映业务实现营收 18.23 亿元(YoY+1.37%),毛利率 21.11%(-2.77pct),公司旗下“4 控 3 参”影院共有银幕 17358 块,市占率28.89%,其中直营影院 131 家,银幕数 952 块,直营影院平均上座率15.94%,业务发展基本符合行业趋势;
④ 影视服务业务实现营收 14.13 亿元(YoY+31.14%),毛利率 25.35%(-2.59pct),新装数字放映设备 642 套,截至报告期末为全国影院提供数字放映设备共计 7480 套,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12.45%;中影银幕广告平台签约影院 947 家,拥有银幕数 6271 块,占全国银幕总数的 10.2%,广告服务客户涵盖通讯、电商、汽车、快消等多行业,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很强的新增动力。
制片业务带动 19 年 Q1 业绩,后续看好发行收入持续提升
电影制作业务:Q1 期间主导或参与出品的影片包括《流浪地球》(主投,票房 46.5 亿)、《新喜剧之王》(参投,6.2 亿)和《梦想之城》(参投,107 万),三部电影累计实现票房 52.74 亿元,其中《流浪地球》成为当期爆款影片,表现持续超预期;电视剧制作方面:公司主导的《重耳传奇》投放市场;电影发行业务,公司发行国产影片 121 部(累计票房 59.82 亿元/占比52.41%),进口影片 42 部(累计票房 25.77 亿元/占比 45.12%);
放映业务方面,公司拥有的 137 家控股影院、4 条控股院线和 3 条参股院线累计实现票房 47.72 亿元,观影人次共计 1.27 亿人次,持续保持第一梯队院线的竞争力。
我们预计 19 年进口片发行收入将为公司持续贡献利润,其中《复联 4》4 月29 日累计票房已经超过 22 亿元,后续的《X 战警:黑凤凰》、《黑衣人:全球追缉》等电影仍具有很好的竞争力;此外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的《百万雄师》、《美人鱼 2》、《魔象传说》、《最好的我们》等重磅作品上映,预计也能够为公司贡献持续的利润。
投资评级和盈利预测
我们认为公司在国内电影产业链的全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首屈一指。19 年公司有望继续借助进口片的强势片单保持持续增长水平,同时制片业务也同样具备很强的增长潜力,此外公司以中影巨幕和中影巴可为代表的影视服务业务也有望在政策的影响下持续受益。因此整体看公司各条业务的相对竞争力强、业绩具备持续成长能力,我们继续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 EPS 分别为 0.82、0.86 和 0.89 元/股,建议投资者保持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行业盗版风险,影视业绩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