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信达证券-煤炭行业动态点评:加强冲击地压治理,继续关闭退出产能-190508.pdf
大小:48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信达证券-煤炭行业动态点评:加强冲击地压治理,继续关闭退出产能-190508

信达证券-煤炭行业动态点评:加强冲击地压治理,继续关闭退出产能-190508
文本预览:

《信达证券-煤炭行业动态点评:加强冲击地压治理,继续关闭退出产能-19050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煤炭行业动态点评:加强冲击地压治理,继续关闭退出产能-19050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4  月  29  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应急管理部等部委发布《关于加强煤矿冲击地压源头治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1)高度重视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2)准确把握冲击地压源头治理总体要求;(3)严格控制新建冲击地压矿井;(4)分类处置存量冲击地压矿井;(5)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6)强化冲击地压防治科技支撑和投入保障;(7)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点评:
        严格控制新建冲击地压矿井与核增能力,从审批源头上进行管控。
        《通知》要求,严把煤矿建设关口,最大限度减少新增冲击地压矿井。以后不再核准第一水平采深超过  1000  米的新建矿井,采深超过  1200  米的改扩建大中型矿井、超过  600  米的新建(改扩建)其它矿井;经评估、鉴定或评价煤层具有冲击危险性的新建矿井,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建成后生产规模不得超过  800  万吨/年,不得核增产能。
        所谓冲击地压矿井,即经鉴定具有冲击地压灾害隐患的矿井,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分类处置存量冲击地压矿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煤炭供给区域结构的不平衡。
        《通知》明确,由国家煤矿安监局牵头,全面清理冲击地压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产能,违规核增能力的矿井一律恢复到核增前产能。按照限产、停产、关闭的原则于  2019  年  6  月底前提出分类处置意见,并督促各地组织落实。其中,经论证具备灾害防治能力且治理到位的,需减少单班入井人数,适当调减产能规模,开采深度超千米的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产能核减  20%;二是对冲击地压治理措施不到位的,立即停产整改,整改到位后方可恢复生产;三是技术条件不足,停而不整以及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2019  年底前依法淘汰退出。
        解读目前全国共有煤矿  6302  处,总核定生产能力  47  亿吨/年,其中,现有冲击地压矿井产能约  4  亿吨/年,三分之二分布在煤炭净调入省份,尤其以山东、江苏、甘肃、辽宁等省份占比高,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能力约  6  亿吨/年,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渝、安徽、山西、河南。超千米冲击地压矿井总核定生产能力约  5460  万吨/年,按照核减产能  20%计算,将会影响存量煤炭产能  1092  万吨/年,尤其千米冲击地压矿井绝大部分在山东,核减近  900  万吨约占全省  6%左右。我们粗略测算超千米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生产能力约  7500  万吨/年,我们按照核减产能  20%计算,将会影响存量煤炭产能  1500万吨/年。因此,上述政策落实有望缩减的整体产能规模在  2500  万吨左右。
        去产能政策延续,到  2021  年我国将继续关闭退出小型矿井产能  3900  万吨/年左右。
        《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压减  30  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力争到  2021  年底,全国  30  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减少至  800  处以内。一是通过严格安全环保质量标准等措施,加快关闭退出不达标煤矿。二是以华北、西北、西南、“两湖一江”(湖北、湖南和江西)地区及黑龙江为重点,引导退出资源条件差、竞争力弱的小煤矿。三是支持剩余资源多、安全保障程度较高的煤矿改造提升至  30  万吨/年及以上。国家能源局继续实施煤炭产能置换,稳妥有序核准建设先进产能煤矿,调动灾害严重和落后煤矿关闭退出积极性。
        2019  年基本退出以下煤矿:晋陕蒙宁等  4  个地区  30  万吨/年以下、冀辽吉黑苏皖鲁豫甘青新等  11  个地区  15  万吨/年以下、其它地区  9  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长期停产停建的  30  万吨/年以下“僵尸企业”煤矿;30  万吨/年以下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煤矿。
        我们测算,到  2021  年我国将关闭退出小型矿井产能  3900  万吨/年左右。根据能源局公告,截至  2018  年  12  月,全国生产期小型矿井数量  2152  处,生产能力  24264  万吨。根据《通知》要求,到  2021  年底,全国  30  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减少至  800  处以内,我们测算  2019-2021  年将关闭退出小型矿井产能  3900  万吨左右/年,主要影响区域在西南的云贵川,以及两湖一江和东北地区,赣、鄂、湘、川、黑地区受影响产能分别占比  54%、37%、21%、17%、11%,供需的结构性错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有所加剧。
        政策的落地将整体利好煤炭供需维持结构性紧平衡的格局,利好重点区域和相关公司。
        结合灾害矿井分布于占比可以看出,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将有利于山东区域市场、西南区域市场和东北区域市场,重点利好山东上市公司兖州煤业,以及西南区域龙头盘江股份和东北区域供应煤炭公司露天煤业。同时,考虑到本次去产能突出重点为  30  万吨以下产能规模,而焦煤矿井型普遍较小,因此利好整个焦煤板块,相关上市公司西山煤电、盘江股份、平煤股份、淮北矿业、开滦股份、冀中能源。
        风险因素:政策执行效果低于预期;煤矿超能力生产死灰复燃。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