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国睿科技-600562-事件点评: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优质资产助力业绩提升-190514

《东兴证券-国睿科技-600562-事件点评: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优质资产助力业绩提升-19051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国睿科技-600562-事件点评: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优质资产助力业绩提升-190514(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公司公告称本次重组方案进行了调整,拟发行股份收购国睿防务 100%股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国睿信维 95%股份,但不再收购国睿集团、睿弘毅合计持有的国睿安泰信 59%股份。
公司公告称本次交易预案已经上市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已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的原则性同意,本次交易标的之一国睿防务涉及的资产划转事项已取得财政部批准。
观点:
公司重组方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军工核心资产注入获得肯定
新方案排除了收入和利润规模最小的国睿安泰信(因总经理交通意外去世带来经营风险)。国睿安泰信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测试与综合保障设备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及服务,按照原方案国睿安泰信 2019 年净利润预测只有 1680 万元,所以方案排除该标的对公司未来盈利并无实质影响。
新方案上调国睿防务净利润预测。2019 年由 2.98 亿元提升到 3.18 亿元(+6.6%),2020 年由 3.16亿元提升到 3.44 亿元(+8.7%),2021 年由 3.73 亿元提升到 3.82 亿元(+2.5%)。同时国睿防务的评估价上调至 63.19 亿元。国睿防务的雷达产品涵盖 14 所已获得出口许可的全部外销型号以及对应的内销型号,盈利能力较强,此次上调净利润也显示了 14 所对该资产未来盈利的信心。
获得国资委和财政部批准。本次重组方案已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的原则性同意,并且最重要的交易标的——国睿防务的资产划转事项已取得财政部批准,说明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还需通过国防科工局的军工事项审查,国资委的备案和最终批准,以及证监会的核准。
此次注入完成后,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估值将降到 40 倍以下。
2019年公司原有业务盈利水平将有所恢复。公司民用航管雷达在去年9月中标了珠海等9部空管雷达,总额达 1 亿多元;而“十三五”规划军用航管雷达采购较大概率在今年开展,公司雷达业务今年有望回暖。公司轨交业务去年新签订单在 10 亿元以上,今年又中标了南昌轨交 3 号线项目总金额 71 亿元,预计今年轨交业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微波器件业务方面,之前 5G 滤波器、环形器、天线都处于产品研发试制阶段,未来随着产品成熟未来军民用需求广泛,将创造可观业绩。我们预测公司 2019 年原有业务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 1.46 亿元。
考虑注入资产盈利带来 EPS 增厚,公司估值将在 40 倍以下。参照 2019 年国睿防务和国睿信维的净利润预测,以及公司的盈利预测,考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发行股份配套融资,公司 2019 年备考 EPS为 0.39 元,按照 5 月 13 日收盘价 15.51 元计算,PE 为 39.8 倍。
公司积极推动重组符合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也强化了军工行业重组预期
公司重组方案发布点燃了军工重组预期,也标志着电科集团核心军品注入上市公司拉开序幕。本次注入的国睿防务是优质的军工核心资产,其重组上市对电科系、航天系等军工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建议关注四创电子、中国卫星、航天长峰、杰赛科技、ST 嘉陵等潜在重组标的。
结论:
不考虑重组,预计公司原有业务 2019-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4.04 亿元、17.91 亿、22.2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6 亿元、1.66 亿元和 1.91 亿元;EPS 分别为 0.23 元、0.27 元和 0.31 元,对应PE 分别为 66X、58X 和 51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雷达订单恢复不及预期,公共安全业务收入确认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