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债券日报:哪些原因导致企业财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190514

《华创证券-债券日报:哪些原因导致企业财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190514(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债券日报:哪些原因导致企业财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190514(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在 2018 年年报披露完成之际,市场对部分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讨论和质疑热度有所升温,市场关注较多的公司有亨通光电的预付款和集团其他应收款的质疑,康得新实控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康美药业延期回复上交所监管工作函和问询函,引起市场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关注。
对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把握,最直接的方法是分析会计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告出具的审计意见及相关审计说明,将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分为五种类型,有标准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后四种可归为非标准审计意见,说明财务报告有不同程度的瑕疵和问题,其负面程度依次增加。
截止到 2019 年 5 月 13 日,共有 3776 家发行债券的非金融企业(包括上市发债公司和非上市发债公司)发布了 2018 年年报,其中年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有 3694 家,年报出具非标准化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有 82 家,以 82 家 2018 年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非金融发债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财务报告质量情况。
从审计意见类型看,57%的公司年报被出具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26%的公司年报被出具保留意见、14%的公司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意见主要集中在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从审计的会计事务所看,大华会所、立信会所、亚太(集团)会所、致同会所相对较多,分别有 10 家、9 家、5 家和 5家,大华会所和立信会所占比相对较高,这与两家会所承接的公司财报审计业务相对较多有关。
从行业分布来看,建筑装饰和交通运输行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最多,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综合等行业分别有 8 家、8 家、7 家,其次是公共事业、传媒、房地产、商业贸易等行业,分别有 6 家、5 家、5 家和 5 家,基本是中下游行业,上游钢铁、煤炭等强周期行业基本面明显改观,基本没有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从最新主体评级看,AAA、AA+和 AA 等级主体占比达到 11%、16%、22%,AA 占比最高,分别有 9 家、13 家和 18 家企业,还有主体评级为 C 的(已经违约)占比达到 17%,对应的有 14 家企业。
从企业属性看,民营企业占比 62%,地方国企占比 29%,央企占比 9%,分别有 51 家、24 家和 7 家,民企占比远超地方国企和央企,一方面与民企公司的绝对数量较多有关,另一方面或与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内控意识薄弱相关,公司经营管理方面多出现违规操作;从企业所在省份看,北京、广东最多,各有 13 家,其次是江苏、黑龙江分别有 8 家、5 家,湖北、辽宁、重庆等省份各有 4 家。
我们对 82 家发债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八点(大体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序):(1)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确定性;(2)内部控制失效;(3)重大未决诉讼事项和公司高层因涉嫌违法违规而立案调查;(4)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难以确认;(5)相关会计科目减值准备及回收比例难以测试;(6)相关科目反映的交易的合理性及公允性;(7)违规对外担保未及时披露;(8)债务违约及债务重组。
风险提示:后续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增多,信用风险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