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宝钛股份-600456-公司点评报告:公司业绩改善,高端钛材需求向好-190515
《中原证券-宝钛股份-600456-公司点评报告:公司业绩改善,高端钛材需求向好-19051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证券-宝钛股份-600456-公司点评报告:公司业绩改善,高端钛材需求向好-190515(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年报和 2019 年一季报。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持续改善,呈现高速增长。2018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10亿元,同比增长 18.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增长 556.74%;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1亿元,同比增长 1261.41%。从分产品来看,2018 年钛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22.63 亿元,同比增长 6.24%;其他金属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10.22亿元,同比增长 63.93%。从分地区来看,国内实现营业收入 28.24亿元,同比增长 14.70%;国外实现营业收入 4.62 亿元,同比增长58.11%。2019 年一季度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11.50亿元,同比增长 65.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29 亿元,同比增长 445.18%;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28亿元,同比增长 392.07%。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和科研基地。公司拥有国际先进、完善的钛材生产体系,主要产品为各种规格的钛及钛合金板、带、箔、管、棒、线、锻件、铸件等加工材和各种金属复合材产品。公司的产品中钛材主要应用于四大领域:1、航空、航天、船舶领域,主要用作宇宙飞船的船舱骨架,火箭发动机壳件,航天方面的液体燃料发动机燃烧舱、对接件、发动机吊臂,飞机上的发动机叶片、防护板、肋、翼、起落架等,舰船上的水翼、行进器等;2、石油、化工领域,主要用作炼油生产中的冷凝器、空气冷却换热器,氯碱行业中的冷却管、钛阳极等,电解槽工业和电镀行业,是电解槽设备的主要结构件;3、冶金工业领域,主要用于湿法冶金制取贵金属的管道、泵、阀和加热盘等;4、其他领域,如海水淡化工业中的管道、蒸发器,医疗领域中的医疗器械、外科矫形材料(如心脏内瓣、心脏内瓣隔膜、骨关节等),高尔夫球头、球杆等。
公司发展战略清晰,力争未来成为世界级钛业强企。2018 年公司钛加工材设计产能 20,000 吨/年,实际产能 14,950 吨。根据长期战略规划,公司未来发展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在 3-5 年内实现主导钛产品产量 3 万吨,把公司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国内一流企业;第二阶段,在 8-10 年内实现主导钛产品产量 4 万吨,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使公司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和国内大客户的主要供应商,实现建成世界钛业强企的宏伟目标。2019 年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营业收入 40 亿元,成本费用计划 38.5 亿元,钛产品产量 1.8 万吨,固定资产投资预算 1.79 亿元。
公司管理效率提升,费用明显下降。公司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围绕精干、高效的原则,积极推进扁平化管理,精简机构人员设置,整合调整部门职能,建立与公司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2018 年公司在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费用不增反减。三项费用总额为 3.18 亿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 27.3%,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 3,929.37 万元、18,194.04 万元和 9,631.58 万元,分别下降 4.1%、15.75%和 32.95%。2019 年一季度三项费用总额为 9,338.92 万元,同比下降 7.08%,其中主要是管理费用下降 22.5%所致。
钛行业呈现复苏态势,高端钛材前景广阔。钛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有色金属领域产业链:钛矿→海绵钛→钛锭→钛材;二是化工领域产业链:钛矿→钛白粉。这两条产业链在上游彼此紧密联系,但在中游和下游彼此相互独立。从有色领域整个产业链来看,国内海绵钛总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钛材则处于“中低端钛材竞争激烈、高端钛材制造能力严重不足”的结构性过剩之中。因此,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壁垒不在于上游原料的供应,而是在于钛材的加工能力,尤其是高端钛材的研发能力和制造工艺。公司在高端钛材加工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环保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落后产能、排放不达标钛加工企业相继退出市场,行业供给格局优化,钛行业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内海绵钛的产量也从 2014 年的 11 万吨下降至 2018 年的 7 万吨。随着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未来钛行业在航空、航天、船舶、核电、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体育休闲、海水淡化、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上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国产大飞机 C919 的量产、军用飞机的升级换代,航空航天高端钛材的需求有望放量。公司的重心也放在高端市场,积极抢市场和技术的制高点。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全面摊薄后的 EPS 分别为 0.50 元、0.62 元和 0.77 元,按 5 月 14 日收盘价 20.53 元计算,对应的 PE 分别是 41.4 倍、32.9 倍和 26.6 倍,考虑公司是国内高端钛材的核心供应商,高端钛材需求有望保持高增长,估值处于行业合理水平,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钛材需求不及预期;(2)公司高端钛材产能扩张步伐不及预期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