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MSCI指数A股纳入因子调整点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长期外资流入仍在途中-190515

《首创证券-MSCI指数A股纳入因子调整点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长期外资流入仍在途中-19051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创证券-MSCI指数A股纳入因子调整点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长期外资流入仍在途中-190515(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回顾:5 月 14 日清晨,MSCI 宣布,将把现有 A 股的纳入因子从 5%提高至 10%。值得关注的是,将 26 只 A 股纳入 MSCI 中国指数,其中包括首度入围的 18 只创业板股票,这一系列调整将于 5 月 28 日收盘后正式生效。
事件分析:
本次 A 股纳入 MSCI 指数的纳入因子提升至 10%,表明 A 股市场今年的三步走已经完成了第一步,进展顺利的话纳入因子将在今年 11 月被提升至 20%。根据此前 MSCI 的公告,今年 MSCI 将分三步将现有 A 股纳入因子从 5%提升至 20%,时间点分别为 8 月和 11 月的两次季度审议会议。
本次调整所带来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首先,从实际意义来看,本次调整将引入最多 347 亿美元的增量资金,但考虑到其中近 80%为主动跟踪资金,其灵活度较高,短期内外资流入可能并不会很显著。根据 MSCI 的公告,全球对 MSCI 全球指数、新兴市场指数、亚洲市场指数(除日本)、中国指数的资产规模分别为 17000、32000、2000 和 140 亿元。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见文后图表 1),在 A 股市场纳入因子被提升至 10%后,将为 A 股市场带来 2300 多亿人民币(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按 6.8,下同)的增量资金。倘若在 11 月纳入因子被提升至 20%,预计将为 A 股市场带来近 4000 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然而,在 MSCI 公布的官方数据中,被动跟踪的资金仅占 20%,剩下 80%的跟踪资金为较为灵活的主动跟踪资金,其可以选择低配或者择时配置,因此,短期内外资流入可能会低于我们的测算规模,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北上资金净流出的态势扭转可能并非一蹴而就的。
而从象征意义来看,本次对 A 股纳入因子的提升与加入,既意味着 A 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在中长期内推动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外资的资金流入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一方面,尽管在短期内外资的流入节奏并不一定与 MSCI 指数审议会议时间点一致,但在中长期内,MSCI 指数将会持续吸引国际资金进入 A 股市场。自去年 8 月 MSCI 审议会议将 A 股市场纳入因子提高到 5%以来,截至 5 月 15 日,北上资金净流入1099 亿元,这也验证了在中长期内 A 股在 MSCI 指数中权重的提升对外资确实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见文后图表 2)。因此,即使短期内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国际面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北上资金净流出状态难以马上扭转,但在中长期内,随着 A 股市场权重的不断提升,外资的持续流入将会是常态化。而借鉴韩国、台湾的纳入经验,未来 A 股市场的纳入因子有望提高到100%,国内市场的持股主体结构变化及金融制度的改革进程均有望加快。
另一方面,18 只创业板股票的首度纳入,标志着外资的资金流入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中小盘股票逐渐受到青睐。相比于上次调整,本次 MSCI 中国指数调整的最大不同是首次纳入了创业板股票。在 2018 年 5 月公布的大盘名单中,主板市值占比为 91%,中小板市值占比为 9%,而在今年 3 月公布的大盘名单中,创业板与中小板的合计市值占比提升至 12%,这表明在初期外资完全偏好大盘股之后,中小盘股票的关注度正在逐步提升,尤其实符合标准的创业板标的,这一点在 MSCI 其他中国相关指数的扩容也可以得到验证。在本次调整中,MSCI 中国 A 股在岸小盘指数和 MSCI 中国全指数中小盘也迎来了迎来巨量调整,分别吸纳了 503 家和 522 家成分股,大部分系合格的创业板标的。未来随着中盘名单的扩大以及创业板优质标的的纳入,外资的配置结构将趋于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