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A股策略:进击的中国研发-190519

《财通证券-A股策略:进击的中国研发-190519(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A股策略:进击的中国研发-190519(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上周 A 股处于外部利空短期落地后的消化期,各主要指数窄幅震荡,不过周五随着美国制裁华相关事件的发酵,大盘再度回落并跳水。另一方面,中美关系的紧张也令人民币汇率承压,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已经突破了 6.94 逼近 2018 年 11 月的高位,破 7 的担忧加大了海外资金近期净流出的幅度。短期来看,华为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于国内 IT企业供应链安全的担忧成为压制 A 股市场情绪的重要因素。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在中国整体的研发实力不断进步的今天,克服了短期的困难后事件甚至会加速 ICT 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成熟,而对美国 ICT 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本期我们从几个关键数据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下我国目前的研发水平,并从研发投入的角度对 A 股上市公司进行了简单梳理。
一、进击的中国研发
1、近年来中国研发能力的提升
首先从研发支出占 GDP 的角度来看,2018 年我国的研发费用在 GDP 的比重为2.18%,较 20 年前和 10 年前分别提高了 1.4 和 0.5 个百分点。美国在过去 20 年,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 2.5%到 2.8%之间。随着中美之间 GDP 总量差距的不断缩小以及我国研发占比的不断上升,两国在研发投入强度上距离已经越来越小。中国的研发费用在 20 年间上升了约 20 倍,而从结构上看,21 世纪初我国的研发投入还是以及政府为主,那到了 2017 年企业研发投入在全社会研发费用支出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 8 成。
从研发的成果上看,一个国际间的可比指标是每年的 PCT 专利申请数量。中国在 10 年前,PCT 专利申请数仍仅是美、日等国的零头,但到了 2018 年已经超过日本,并且和美国仅有 5%左右的差距。从高素质研发人员的供给角度来看,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正在快速释放。从 2004 到 2017 年,我国每年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数量分别增长了 300%和 150%,积累的硕士以上学历人才数量已经逼近 1000 万。虽然这个数字放到 14 亿人口中看占比仍然很低,但 1000 万人的绝对值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已经排名第二,约为美国的 40%左右。
2、A 股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
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在 2018 年年报中企业需要单独披露研发费用,有助于我们一窥 A 股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情况。总的来看,2018 年 A 股除金融行业以外上市公司的总研发费用为 5880 亿元左右,占营收的 1.67%。其中研发费用支出较高的行业中,研发投入比例靠前的主要是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通信等,而比例虽然不高但绝对金额较高行业则还包括建筑装饰、汽车、化工等。不过与美股相比,A 股上市公司整体的研发强度还是比较低的。以美股标普指数成分股为例,披露研发费用的上市公司 2018 年度研发费用约 3285 亿美元,占这部分上市公司营收的比重为 9.45%。
进一步对比中美来看,如果纳入未上市的华为以及海外上市的 BATJ,中国的研发投入 top20 企业与美国的龙头相比,在研发费用的绝对额上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中国企业中,也只有华为在研发费用的量级上可以和亚马逊、谷歌、微软以及苹果等公司相抗衡。除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之外,美国的高研发费用企业中有不少医药巨头,而中国的高研发费用企业里面中字头央企就占了一半,剩下的除了工业富联就只剩两个白电龙头了。高研发费用企业的对比,也从侧面反映了中美两国在产业的结构上的差异。
而如果回到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来看,A 股上市公司若剔除 2018 年研发费用低于 1 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最高的上市公司以计算机、电子和通信相关行业中的企业为主,相对的美股研发占比最高的企业以医药企业为主
二、本周市场观点
预计本周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仍会持续,周末对华为被制裁事件的解读和影响分析在自媒体渠道不断发酵,现实的担忧疑虑与长期的坚定信心扰动着投资者情绪。人民币汇率可以作为目前观察市场预期波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重要整数关口附近大概率会有政策来干预。我们认为本周 A 股行情仍会是震荡盘整的走势,沪指以上下两个跳空缺口作为顶底宽幅波动。结构方面,防御性的消费、医药白马有继续被抱团的可能,同时部分会受益于中方反制措施的领域也会是博弈资金关注的焦点。因此投资建议上,稳健型资金控制仓位利用回调继续精选高景气的细分板块和个股布局,激进型资金可以关注情绪事件主导的种业、稀土和华为产业链相关个股的主题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