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量化专题报告:银行行业基本面量化~择时与选股-190522

《国盛证券-量化专题报告:银行行业基本面量化~择时与选股-190522(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量化专题报告:银行行业基本面量化~择时与选股-190522(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报告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银行业绩核心影响因子有哪些?如何分别对这些核心因子建模预测?如何用这些因子去对银行做择时和选股?
影响银行业绩三大核心因子:净息差、不良率和资产规模。银行的收入端主要边际影响业务是利息净收入,支出端的主要边际影响业务是资产减值损失。利息净收入对应生息资产规模和净息差,资产减值损失对应不良率。因此,净息差、不良率和资产规模是影响银行业绩变动的三大核心因子。
净息差建模因子:债券收益率、实际 CPI-目标 CPI & 利率市场化政策。其中,债券收益率是通过影响银行债券持有到期的收益率来影响净息差,CPI 是通过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来影响净息差,利率市场化政策是政策的哑变量。基于这三个因子可以构建净息差的预测模型,模型预测 R_square 可以达到 0.73 左右,并且预计 2019 年行业净息差处于下行阶段。
不良率建模因子: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 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其中,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代表企业“赚钱速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代表企业“借钱速度”。当前者大于后者时,银行不良率会下降,反之上升。这两个指标可以很好地解释银行行业不良率 2010 年以来的趋势变化。当前模型预计银行 2019 年不良率会上升。
资产规模增速取决于货币环境。我们用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作为资产规模代理变量,发现在降准周期下,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会上升。当前依然处于降准周期,预判 2019 年贷款增速上升。
银行的择时与选股模型。择时层面,我们基于不良率和净息差构建了银行配置时钟,当前处于净息差下降+不良率上升的象限,建议低配银行。选股层面,我们筛选了不良率和净息差这两个独特的选股因子。其中,不良率在经济变差的时候会有超额收益。净息差和传统因子负相关性很强,需要和传统因子结合起来使用,简单等权的夏普比率可以从 1.2 提高到 1.7,最大回撤可以从 10%降低到 5%。
风险提示:模型根据历史数据规律总结,未来存在失效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