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银国际-宏观视野:城投债前景分析,周期提供缓冲,分化将会持续-210901

《建银国际-宏观视野:城投债前景分析,周期提供缓冲,分化将会持续-21090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银国际-宏观视野:城投债前景分析,周期提供缓冲,分化将会持续-210901(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城投平台打破刚兑的进程预计继续推进,潜在违约率预计有所上升。 过去几年不同地区间的城投信用息差已经有所上升,反映地区信用基本面的差异化和对政府担保预期有所下降。 然而政府对地方国企和城投平台的隐性担保仍是市场的普遍假设,国有企业违约率低于全球平均。 随着部分城投逐渐向一般国企转型,业务的市场化水平提高,预计潜在违约率将会有所上升。 境内外城投债受同样的基本面和国企业务转型的影响,分化加剧。 结构性压力下的周期缓冲:未来三年城投债再融资规模较大,加上监管收严,对城投债市场有持续压力。 与此同时,新增城投债预计在中央政府降杠杆、严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回落,在宽松货币环境下,近期城投债利差收窄。 随着疫后经济复苏,地方财政情况和存量债务风险边际好转,中央政府利用宏观环境向好的窗口期推进地方化债,我们估算今年已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偿还超过4000亿地方存量隐性债务。 按政府的债务限额估算,仍有约2.9万亿左右的债务空间。 如部分使用于偿还存量隐性债务,有助缓解城投平台偿债压力。 后疫情时期,城投债的压力仍存,分化将会持续。 部分位于财政自给率不高的区域、所属行政级别较低,或经济转型升级当中面临收缩的产业类城投将面临较大的结构性风险。 而行政层级较高,交通类平台,较发达地区和承接地方专项债建设任务的平台等,风险更为可控。 城投债未来转型路径日渐清晰:具备融资能力,运作良好的平台,将会顺应国家下一阶段城镇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继续担任地方发展融资和国有资产运营平台的重要角色,通过“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债务问题。 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用于项目资金的规模在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并带动相关区域城投债券的发行。 城投债将支持产业转型,能源、生态环保项目相关债券预计明显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