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招商银行-生物医药行业之医疗器械篇:国产器械崛起,进口替代及国际化是重要发展方向-210901

上传日期:2021-09-10 15:26:53 / 研报作者:张璐瑶朱昕晨李文璐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招商银行-生物医药行业之医疗器械篇:国产器械崛起,进口替代及国际化是重要发展方向-210901.pdf
大小:248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招商银行-生物医药行业之医疗器械篇:国产器械崛起,进口替代及国际化是重要发展方向-210901

招商银行-生物医药行业之医疗器械篇:国产器械崛起,进口替代及国际化是重要发展方向-210901
文本预览:

《招商银行-生物医药行业之医疗器械篇:国产器械崛起,进口替代及国际化是重要发展方向-210901(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生物医药行业之医疗器械篇:国产器械崛起,进口替代及国际化是重要发展方向-210901(38页).pdf(3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产品结构调整、进口替代和国际化是未来重点突破方向。

医疗器械行业细分品类众多,大体分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四大类,涉及临床用途较为广泛。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8000亿元,约为药品的三分之一,但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器械市场年20%的市场增速约为全球医疗器械和国内药品市场增速的4倍。

产业结构看,国内医疗器械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近年来,通过自主研发及海外并购,国产产品创新程度及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创新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至少三分之一产品国产化率不足50%的格局有望得到改变。

此外,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期间,大多数产品出口额实现翻倍以上增长,为国产器械国际化奠定基础,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将是国产器械出口的重要区域。

医疗器械各赛道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差异,需相应调整资产投放及风险评估策略。

医疗设备为器械领域市场规模最大、进口替代率相对最低的赛道。

医疗设备开发技术门槛较高,除自研外,企业多通过并购及合作研发等进行产品开发及技术升级。

随着新冠疫情延续,医疗设备国产替代及国际化都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可关注企业并购、设备销售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机会。

高值耗材成熟产品短期集采压力较大,以冠脉支架为例,2020年落地的全国集采对相应产品收入规模、利润率、未来成长空间都有较大影响。

但是国内临床需求尚未完全满足的如心脏介入瓣、神经介入、外周血管支架等产品,中长期仍有较大进口替代空间,警惕单品集采风险同时,可关注平台型耗材企业分拆上市、并购整合业务机会。

体外诊断分为生化、免疫、分子诊断及POCT等,生化进口替代相对完全,技术进步空间较小、格局稳定,短期面临集采风险。

化学发光近年市场快速扩张,国产逐步由低端走向中高端市场,短期部分区域集采释放风险信号。

分子诊断国内外发展阶段都处于较早期阶段,未来在伴随诊断、肿瘤早筛及产前诊断等领域大有可为。

业务建议及风险提示:(本段有删节,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本部分内容,请参照文末方式联系研究院)。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