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金证券-基金投资策略报告:2021年12月期-211208

上传日期:2021-12-10 07:38:34 / 研报作者:张慧张剑辉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基金投资策略报告:2021年12月期-211208.pdf
大小:682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基金投资策略报告:2021年12月期-211208

国金证券-基金投资策略报告:2021年12月期-211208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基金投资策略报告:2021年12月期-211208(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基金投资策略报告:2021年12月期-211208(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市场回顾及成立情况:11月宽基指数基金主要跟踪的股票指数涨多跌少,科创50、创业板指、创业板50涨幅明显。

申万一级行业中,符合国家“专精特新”政策的国防军工、通信、有色金属、电子、计算机等行业涨幅较大,受疫情反复影响,休闲服务行业下跌幅度明显,整体分化。

11月新成立量化型基金共计35只,合计募资200.06亿元,其中以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主,共计28只(联接基金6只),募资169.68亿元;指数增强型基金3只,募资3.69亿元;量化选股型基金4只,募资26.69亿元。

量化型基金规模及业绩表现:截至2021.11.30,国内量化型基金产品共1211只,合计规模15737.69亿元,除被动指数型-宽基指数基金规模基本持平以外,其他各类别基金规模均有所增加,其中被动指数型-港股通基金中,4只近期成立的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规模较大,带动该类别规模环比增加136.23%。

截至2021.11.30,指数型基金中,ETF共计524只,合计规模9002.33亿元,LOF有131只,合计规模为2762.97亿元,传统开放式基金有299只,规模为2456.27亿元。

11月ETF规模在全部指数型基金中占比63.30%,在规模和产品数量上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11月各类量化型基金涨跌互现,量化选股型表现最佳,指被动指数型-港股通类出现回调。

ETF资金流向:11月整体呈现宽基ETF资金流出、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入的特点。

11月被动型宽基ETF资金净流出31.74亿元,其中月度资金净流入主要集中在跟踪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的ETF上,资金流出主要集中在跟踪科创50、科创创业50指数的ETF上。

11月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60.56亿元,月度资金净流入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绿色/ESG、消费等行业主题指数的ETF上,资金流出主要集中在跟踪科技、国防军工等行业主题指数的ETF上。

市场热点概述:1.11月15日,首批5只增强型ETF获证监会批文,分别为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国泰沪深300增强ETF、景顺长城中证500指数增强ETF、南方中证500增强策略ETF、华泰柏瑞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ETF。

2.11月26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对沪深300、中证500、中证香港100等指数样本股进行调整,于2021年12月10日收市后生效。

宁德时代、天齐锂业等调入沪深300指数;凯赛生物、杭可科技等调入中证500指数;百度集团-SW、哔哩哔哩-SW等调入中证香港100指数。

量化型基金投资策略:预计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显现,货币和信用政策或在年底重新开启边际宽松窗口,同时市场已消化美联储taper等政策边际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加上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有限,我们认为当前A股市场存在一定的安全边际,今年底和明年初或将迎来向上机会,指数型基金的配置上,可多赛道综合搭配保持均衡,兼顾高景气板块的成长空间和低估值板块的反弹机会。

宽基指数被动及宽基指数增强类基金——兼顾沪深300与中证500配置价值。

从成长性角度来看,中证500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兼顾成长和周期,不乏契合“专精特新”发展方向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未来大概率仍将表现出较强的盈利持续性。

此外,中证500指数当前估值水平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且未来整体流动性环境也将比较有利于中小市值风格的表现。

与此同时,从超跌反弹机会来看,消费、医药等板块整体估值基本回落至安全区间,部分优质个股性价比也逐步显现,近年来消费、医药行业权重不断增加的沪深300指数整体具备较好的性价比优势,而且拥挤度较低更易获取超额回报。

另外,《12月风格择时月报》对于沪深300和中证500相对强弱的量化分析结果出现分歧,综合对于指数投资价值的基本面分析和量化模型结果,建议可同时关注中证500及沪深300指数的投资价值。

窄基指数被动及窄基指数增强类基金——关注新能源景气空间和低估值超跌反弹机会。

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市场渗透率的不断加深,新能源领域成长空间依旧广阔,叠加中央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以及全球发展绿色能源的大趋势,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视角,新能源板块的投资逻辑均难以证伪。

另一方面,可适当关注估值安全性较高、具备较好的防御属性、超跌后逐渐步入价值投资区间的消费、医药等板块的超跌反弹机会,搭配相应行业主题指数基金进行中短期把握。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经济复苏不达预期、货币政策退出过快等带来的股票市场大幅波动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