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国际-医药行业:77家药企接受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反映行业风险增加-190606

《银河国际-医药行业:77家药企接受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反映行业风险增加-19060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河国际-医药行业:77家药企接受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反映行业风险增加-190606(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 财政部和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开展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反映行业未来存在较高风险。
■ 一旦国家医疗保障局取得有关药品生产商成本结构的清晰一手量化资料,未来数轮带量采购的降价幅度或会比预期更严重;长远而言,带量采购或会压缩多余的销售费用,仅只允许仿制药赚取合理利润率。
■ 近期行业景气或继续偏弱,主要由于:1)会计信息质量检查;2)市场关注 9 月第二批带量采购的降幅高于预期。我们认为,在 7 月检查工作完成之前,投资者不宜趁低吸纳股份。
■ 由于政策或发生重大变化,我们正在审视我们所覆盖股票的财务模型。在此期间,三生制药(1530.HK)和中国中药(0570.HK)的风险相对较低,因为它们较不受带量采购影响。
77 家制药公司的会计质量检查
6 月 4 日,财政部和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宣布对 77 家制药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名单中上的香港上市公司(或子公司)包括石药集团[1093.HK]、国药控股[1099.HK]、上海医药[2607.HK]、华润医药[3320.HK]、复星医药[2196.HK]和中国中药[570.hk]。
国家医疗保障局确定成本结构的一种方式
在与各方讨论后,我们认为该政策是国家医疗保障局获取制药公司成本结构量化信息的一种方式。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此会计检查有以下目标:1)它将有助第二批带量采购药品建立更合理的定价机制,换句话说,第二批带量采购药品的降价幅度或比市场预期更深,特别是我们了解到一些投资者可能在过去几个月已对带量采购不如之前般谨慎,因为他们认为“价低者得”模式是不现实的;2)国家医疗保障局将获得第一手成本结构信息,以促进与制造商的谈判,打破药品制造商的高价联盟;3)它将阻止一些制造商通过在招标中以极低价格进行恶意带量采购竞标策略以获得市场份额。不合理的低价格将危及药品质量和供应安全;4)从长远来看,仿制药的利润率将从目前的 20-30%压缩到约 10%的正常水平,较接近成熟市场如美国的水平。
生产商的出路?
在目前阶段,药品制造商特别是仿制药企业所受的盈利影响很难准确量化。对于收入的影响,我们认为这取决于降价与带量采购对产量刺激之间的平衡,但最终总销售额很可能会较以前减少,因为当国家医疗保障局获取成本结构信息后,第二批带量采购药品的平均售价或会较低。净利润方面,这是一个涉及以下参数并且更复杂和动态的权衡:总销售额的变动(平均销售额下降、销量大增和规模经济)、较低的销售费用,以及预期下降的净利润(最终国家医疗保障局或希望只给予仿制药合理的利润率)。因此从长远来看,国内制造商将被迫专注于创新药的研发,因为单凭仿制药难以维持经营。因此从长远来看,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公司将受益于生产商的整合,而这正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谁将是赢家?
改革的最终赢家将是医保基金和患者,因为资金将用于必要的治疗程序,而非用于过度的治疗和价钱偏高的药品,因此患者将由于医疗费用下降而直接受益。医生的薪酬最终可能会减少,但薪酬方案会更加透明。政策的最大益处,是医生将不再有给予过多处方的动机。
短期内医药板块情绪或偏弱;此刻不宜趁低吸纳
我们预计:1)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短期内会拖累板块情绪(需观察当局的态度以及其检查制造商销售费用的执行情况); 2)第二批带量采购名单将于 9 月发布。我们预计行业将偏弱一段时间,投资者宜等待政策信号更为清晰才考虑趁低吸纳。市场将密切关注 7 月会计信息检查完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