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证券-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内需疲软,进口下滑-190610

《德邦证券-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内需疲软,进口下滑-190610(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邦证券-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内需疲软,进口下滑-190610(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
6 月 10 日海关总署公布了 5 月进出口贸易数据:
出口同比增速回升。中国 5 月出口金额为 2138.5 美元,同比上涨 1.1%,预期 -3.9%,前值-2.7%,小幅高于预期。月初公布的制造业 PMI 新出口订单大幅下滑于此次出口同比增速的回升出现背离,体现出未来出口贸易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本次出口的超预期主要是抢出口效应与人民币贬值的影响。自 5 月 10 日美国落地对中国 2000 亿美元清单商品上调加征关税政策,在 6 月 15 日正式执行前,企业会对部分商品出口带来抢跑效应。原因有两点,第一,上个月我们提到去年 5 月出口基数又较 4 月更高,因此出口同比数据将会受到压制;第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继续显现,5 月美日欧等主要国家 PMI 延续下滑趋势,体现出全球经济的疲弱,出口数据也将会承压。但是公布的数据却超预期,合理的解释就是出口抢跑效应以及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分国别来看,我国 5 月对美日欧出口增速分别为,-4.16%、6.08%和 0.47%,对美国和日本出口增速出现大幅改善。
进口同比增速超预期下滑。以美元计,5 月进口金额为 1721.90 亿美元,同比增速为-8.5%,预期-3.5%,前值 4%,大幅低于预期。5 月进口数据没有延续上月的正增长,自 2018 年 12 月以来继续在负增长区间运行,更说明了上月进口数据只是一个异常值,内需依旧偏弱。
从具体进口商品来看,大豆受贸易摩擦影响,今年累计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12.2%,而原油、天然气、成品油、未锻造的铜及铜材等原材料环比均出现了下滑。进口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去年 5 月高基数的压制,另一方面是大宗商品价格在 5 月出现了大幅下跌。
6 月进出口增速或承压,关注贸易战局势。本月出口数据的超预期回升主要是受到抢出口效应的影响,但不具备持续性。我们认为在去年高基数以及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不变的影响下,出口数据总体来说将继续维持在低位,但近两月或保持同比正增长,需要重点关注贸易摩擦的后续进展。
5 月进口增速不仅低于市场预期,而且为 2016 年 8 月以来最低增速,进口数据同比后续依旧会受到高基数的压制。同时,5 月制造业 PMI 数据为 49.4 重新回到荣枯线下方,进一步体现了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6 月进口增速将继续承压。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形势恶化;经济加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