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中概科技股回归正当时-190611

《华泰证券-中概科技股回归正当时-190611(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中概科技股回归正当时-190611(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内外环境促中概科技股回归正当时
由于公司估值偏低、维护在美国上市的成本不断增加等因素,2011 年以来,赴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中有 73 家完成了私有化退市,其中奇虎 360、分众传媒、迈瑞医疗、药明康德、巨人网络等公司回归 A 股。从外部环境来看,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可能会给在美上市的中概科技股带来额外的维护成本与运营风险;从内部环境来看,以科创板注册制为代表的金融改革将为美国中概科技股回归提供良好契机和平台。我们认为,中概科技股回归或成为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相辅相成,同时还能够优化 A 股标的结构,增强 A 股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吸引力。
美国对海外企业的监管或从合规审查?法律诉讼?制裁逐级深入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可能会根据《1934 年证券交易法》和《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证券监管法对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展开更为严厉的合规审查,案例包括红黄蓝集体诉讼以及 2006 年对全部中概股要求披露内控报告;美国司法部可能会根据《海外反腐败法》等一系列国内法律对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及个人展开“长臂管辖”,案例包括西门子行贿案和何志平、加迪奥腐败案;美国政府还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在美上市的企业及个人实施贸易制裁及出口管制,案例包括对俄铝的贸易制裁及对中兴、华为的出口管制。
外部环境:中美关系进入深水区或加速中概科技股回归步伐
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可能会增加在美上市的中概科技股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严厉的合规审查将使公司应对合规问题付出更高的成本,遭受赔偿、罚款的可能性增加;美国法律的“长臂管辖”将会增加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及高管遭受法律诉讼的潜在风险;贸易制裁及出口管制可能会导致企业供应链被切断,使中国的科技公司遭受严重打击。一系列潜在的监管措施或会对美国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产生影响,中概科技股遭到恶意做空的可能性增加。我们认为中美关系进入深水区可能会加快我国在美上市科技公司私有化进程,并增加了回归 A 股的可能性。
内部环境:科创板时代金融改革为科技股回归提供良好契机
2019 年以来,内部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科创板以及注册制等改革措施的推出,象征 A 股制度变革的加速。以前大量中国科技企业出走海外是由于发行上市审核制度的限制较多、不允许“同股不同权”以及对利润要求较严格等。科创板带来了注册制,允许“同股不同权”,同时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为中概科技股回归提供了制度上的衔接、优质的交易平台和健康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同时,供给侧改革由破到立,从治理旧经济到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产业,为中概科技股回归提供了良好契机和时间窗口。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里,内部环境的改善有望加速中概科技股的回归进程。
无科技不牛市,科技股有望享受技术周期的时代红利
中概股特别是科技独角兽如果回归 A 股,一方面可以给存量 A 股的科技成长板块带来优质标的,改善 A 股资产质量,增强 A 股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吸引力,一方面 A 股投资人能为这些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优质公司提供融资支持,促进经济转型以及企业的稳健发展。我们认为在 5G 技术革命带动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中概科技股回归或将成为重要环节:无科技不牛市,如果科技得不到发展,牛市的根基难以稳固,如果股票市场有牛市,科技周期带来的科技股行情是大概率方向(详见 5 月 10 日中期策略报告《无科技不牛市,以时间换空间》)。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韧性超预期,国内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国际关系进一步紧张,全球风险资产联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