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证券-宏观策略周报:险资入市的真正拐点现身了-190611

《申港证券-宏观策略周报:险资入市的真正拐点现身了-190611(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宏观策略周报:险资入市的真正拐点现身了-190611(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摘要:
本周策略观点:
节前上证综指累计下跌 2.45%,创业板指下跌 5.37%。全市场信心围绕 A50缺口紧绷,并未随外盘复苏而有所反弹。传统而言,由于外盘消息面的不确定,以及节日前回购操作的跨期优势,A 股普遍在节前表现较弱。
我们认为,伴随全球央行的一致偏鸽,流动性边际改善,央行汇率压力大幅下降,国内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大幅增加,市场已出现调整结束的曙光。纵然基本面仍未能有所支撑,但拐点已至,看好大盘后续表现。
虽然经济仍未出现根本上的起色,我们观察到的除投资端数据均相对较疲软。消费在边际上并未出现好转,消费偏好较高的居民其整体杠杆率未 能有所回升,消费的长短周期均未形成向上拐点。再叠加下半年出口增速受政策影响的波动,按当前形势,今年经济大概率走平,难以对股市形成来自基本面的支撑。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的机会将主要来自流动性和资金面双击带来的估值修复,其中看好沪深 300 和中证 500 指数覆盖行业,以及对利率高度敏感的汽车、地产、非银和银行行业。
策略本周说:
为何说险资入市终于值得期待了?
在央行腾出国内流动性空间,续作 MLF 并为锦州银行等同业业务背书开始,包商银行事件的风险已经可以视作可控了。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刚兑打破显然是今年金融市场的头等大事。其中,险资受影响极大,极有可能因此开启债券及权益资产增配的新一轮周期,其中,权益增配空间可能大过债券。市场苦秦久矣,大家期盼的场外资金可能真的要来了。
我们认为,险资入市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
刚兑打破改变险资对非标业务的偏好。截止今年 4 月,保险全行业可投资资金余额 16.99 万亿元,超 38%投资于其他投资类(主要为非标项目)。另类投资已成为险资配置比例最高的类别。相较债券和权益而言,非标此前受益刚兑,对于保险公司的投研要求较低,且较各保险公司的预期假设收益率高,堪称“躺着赚钱”。刚兑的打破意味着旧有的投资思路终结。
当前唯有债券和权益能满足险资收益要求。截至 2018 年底,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家合计 AUM 为 7.8 万亿元,占全行业的47.74%。银行存款较全行业占比均值高 0.31 个百分点;债权较全行业占比均值高 11.65 个百分点;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较全行业占比均值低 2.71个百分点;其他投资较全行业均值低 9.25 个百分点。中小险资的非标配置将大幅降低,当下唯有向债券和权益增配方能满足险资资金成本。
而高收益的信用债同样受到刚兑打破影响。但高收益的信用债同样受到刚兑打破的影响,权益相对而言更有优势。我们测算,若险资另类投资配置降至 18%,意味着 3.4 万亿资产向股债腾挪,其中股市将占大头。
市场期盼的场外资金终于要来了。由于权益配置对于投研要求较高,绝大多数中小险资短期选择只有两条,向大保险或公募机构委托投资,或进行ETF 指数投资。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贸易摩擦风险、大盘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