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联泓新科-003022-事件点评:深化产业链布局,进军锂电材料领域-210912

《国海证券-联泓新科-003022-事件点评:深化产业链布局,进军锂电材料领域-2109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联泓新科-003022-事件点评:深化产业链布局,进军锂电材料领域-21091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联泓化学投资建设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10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项目。 2)公司计划变更原募投项目“6.5万吨/年特种精细化学品项目”剩余募集资金用途,将剩余募集资金变更用于投资新建“10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 投资要点:新建超高分子聚乙烯产能,布局锂电隔膜上游材料。 公司计划投资7.9亿元用于建设2万吨/年超高分子聚乙烯和10万吨/年醋酸乙烯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预计项目建设周期18个月。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中隔膜料和纤维料是其两大品种,隔膜料是锂电池湿法隔膜的主要原材料,纤维料下游主要用于军用防弹盔甲、安全防护服、深海绳网等高端制造领域,目前国内所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端料主要依赖进口,市场成长空间与进口替代空间大,投产后公司乙烯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先进高分子材料产品结构将更加丰富。 醋酸乙烯是公司生产EVA所需的主要原料之一,国内醋酸乙烯价格随着EVA需求增长迅速而大幅上涨,醋酸乙烯装置采用国内成熟的先进技术,产品主要供给公司EVA装置作为原料,能有效保障EVA装置所需原料的稳定供应,降低EVA原料成本。 新建投资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进军锂电溶剂领域。 公司拟变更原募投项目“6.5万吨/年特种精细化学品项目”剩余募集资金用途,将剩余资金用于投资建设10万吨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 新项目生产过程中可消耗约5万吨/年的二氧化碳,符合“碳中和”方向,新项目达产后可年产5万吨碳酸乙烯酯(EC)产品,5.26万吨碳酸甲乙酯(EMC)产品、0.72万吨碳酸二乙酯(DEC)产品及副产4.36万吨乙二醇,主要用作锂电池电解液的溶剂。 项目所需主要原料环氧乙烷、二氧化碳、甲醇均为公司自产,与公司现有产业链充分协同,可实现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成本竞争优势明显,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5.03亿元、净利润约4.63亿元。 光伏需求启动,EVA树脂供不应求。 近期EVA市场价格全线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