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固定收益点评报告:双箭齐发,疏导流动性渠道-190617

《国金证券-固定收益点评报告:双箭齐发,疏导流动性渠道-19061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固定收益点评报告:双箭齐发,疏导流动性渠道-19061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基本结论
事件:6 月 17 日,中央结算公司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分别发布《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违约处置业务指引(试行)的通知》(中债字〔2019〕97 号)(以下简称《指引》) 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回购违约处置实施细则(试行)》(中汇交发〔2019〕196 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指引》和《实施细则》说了什么?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指引》对担保品违约的处置主要从协议折价、拍卖、变卖、处置中止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当市场成员使用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作为履约保障担保品的相关业务,在出现违约情形后,委托公司可以通过协议折价、拍卖和变卖的方式实现担保物权。交易中心在《实施细则》中从处置申请、处置流程、结算安排及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对回购违约的处置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指明回购违约处置是指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交易(买断式回购处置方式相同)中的正回购方触发违约事件且交易双方未能就违约处置协商一致,逆回购方可委托交易中心通过匿名拍卖等市场化机制处置相关回购债券的机制。
为什么要出台《指引》和《实施细则》?由于个别金融机构出现的信用风险导致中小银行融资受阻,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许多金融机构进行债券逆回购业务时提高了对交易对手及质押债券的选择标准、建立交易对手的白名单,对非银机构、尤其是产品户甚至是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导致非银机构融资渠道阻塞,流动性压力较大,面临违约风险。为弥补前期银行间市场对质押式回购债券处置流程不够明确的监管缺失,中央结算公司及交易中心出台《指引》与《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银行间市场担保品违约的后续处置方式。
《指引》和《实施细则》的市场影响。(1)《指引》及《实施细则》的出台,弥补了此前的监管缺失,逆回购方可在短期内处置质押债券收回资金,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其交易风险;(2)最低成交价可能降低了中低等级信用债成功交易的可能性,仍需要关注此类债券的流动性风险;(3)近期市场流动性分层加剧,甚至有往信用分层蔓延的迹象,《指引》和《实施细则》以及近期监管层的态度反映出呵护市场流动性,恢复金融机构信心的目的,有助于适度恢复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信用交易能力。
风险提示:中低等级信用债受流动性风险影响,收益率大幅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