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房地产各融资渠道有哪些边际变化?-190619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房地产各融资渠道有哪些边际变化?-190619(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房地产各融资渠道有哪些边际变化?-190619(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房地产融资结构如何?
2019 年 1-5 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比 16.14%、30.4%和 53.41%,利用外资占比很小。从结构变化看,房地产开发资金越发依赖销售回款,其他资金中的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合计占比由 2014 年的 35.99%持续攀升至 2019 年 1-5 月的 48.95%。
各渠道融资松紧变化?
(1)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增速在房地产收紧阶段呈现逆势增长,而在政策放松阶段增速放缓。2016 年“930”至 2018 年上半年,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政策加码,房地产融资收缩,尤其是非标和债券融资明显下降,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由 2016 年 3 季度的 7.65%持续攀升至 2018 年上半年的 24.23%。2019 年 1 季度回落至 18.9%,仍处于较高水平。
(2)从居民中长期贷款松紧周期看,其与房地产调控周期基本一致。19 年初以来,居民中长期贷款较高增长,首套、二套房贷利率连续回落,但需要警惕政策转向。
(3)房地产债券融资保持适度从紧态势,一方面,房地产净融资维持低位,为房企提供的增量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房地产发行债券资金用途受限,比如 17 年以来发行的大多数公司债只用于偿还到期的公司债和银行借款,超过 1/2 的中票只用于偿还到期的银行间债券和银行借款,且不能跨市场偿还债券。中低等级房企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而高等级优质房企债券借新还旧压力相对较小。
(4)19 年 1季度房地产新增信托回暖,为 2609.6 亿,同比增长 42.91%。
(5)19 年 1-4 月美元债市场火热,5 月发行额萎缩,融资成本较高。
综合来看,19 年初以来,房地产整体融资环境整体回暖,其中银行贷款融资贡献较大的增量。但 19 年 5 月以来,地产境内债和美元债发行明显下降,且银行贷款面临收紧的政策风险。
2019 年 1-5 月拿地活跃的房企,警惕融资针对性收紧。我们采用 2019 年1-5 月新增土地货值/2018 年销售额衡量房企拿地活跃程度,对于拿地活跃、19 年 5 月末存量债余额较大且集中在 19-20 年到期及回售的房企,需警惕政策调控风险。
风险提示:数据口径不一致,房地产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