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电子行业点评:三大电子材料日韩出口政策调整,供应链自主可控成国际重要趋势-190702

《天风证券-电子行业点评:三大电子材料日韩出口政策调整,供应链自主可控成国际重要趋势-19070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电子行业点评:三大电子材料日韩出口政策调整,供应链自主可控成国际重要趋势-190702(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根据日本 METI 政府网站消息,(1)从 7 月 1 日开始,日本将韩国从出口贸易“白名单”中删除;(2)从 7 月 4 日开始,日本向韩国出口氟化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氟化氢这三种材料需要单独申请出口许可证并进行出口审查。
1. 韩国 OLED&半导体产业对日本电子材料有较强依赖度
韩国是全球 OLED 和半导体制造和出口大国,对半导体产业发展有较高依赖度,根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2018 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额约 1267 亿美元,约占总出口 21%。日本把控全球电子材料重要产能,特别是高端电子材料,例如光刻胶、硅片、特种气体等,对包括韩国、台湾、大陆的半导体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次日本限制出口的三种电子材料(PI、光刻胶和高纯氟化氢)是上游核心材料,PI 主要用于柔性 OLED 基板制程,光刻胶主要是用于半导体光刻和蚀刻工艺,这三大材料日本基本垄断了全球主要产能:(1)据日本 NIKKEI 信息,光刻胶和半导体蚀刻用 HF 行业日本厂商的份额均高达 90%,光刻胶主要供应商是 JSR 和 TOK 等,高纯氟化氢主要供应商是 Stella 和森田化学等,(2)OLED 用 PI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主要是日本的 UBE 和 Kaneka 两家公司生产,分别供应韩国三星和 LGD。
2. 此次日本出口政策调整,对韩国 OLED 和半导体产业实质影响可能有限
日本此次限制电子材料对韩国出口主要源于存续已久的劳工诉讼问题,我们认为此次日本政府的行动更多是敦促韩国加快采取相关行动。此次出口限制目前主要是日韩出口流程变严格,但没有到“禁运”程度。考虑两种情景假设:(1)我们认为如果韩国公司的原材料库存能让产线度过许可证申请窗口期,那么该政策对韩国OLED/半导体产业的实质影响可能有限;(2)如果日本政府在出口许可证批准流程上进行非正常限制,那么对韩国产业会有较大的影响(考虑到日本本国产业的长期利益和韩国材料产业较强的基础,我们判断该情景发生的概率较小)。
3. 供应链自主可控成国际趋势,大陆 OLED&半导体战略物资将加速进口替代
此次日本三大材料出口韩国政策调整的影响,我们判断其影响类似 18 年底韩国OLED 行业的 TopTec 对大陆设备出口限制事件,主要影响有:(1)下游各 OLED 和半导体制造商会长期逐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或者单一地区供应商的依赖;(2)加快扶持本土产业集群是降低供应链安全的重要趋势。因此我们判断韩国会逐步加快培养本土 PI/光刻胶/高纯氟化氢等产品供应商,同时大陆 OLED 和半导体用战略物资(不仅仅是此次三大材料)将加速进口替代。
4.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大陆是未来全球 OLED 和半导体制造的重要基地,上游战略物资是供应链安全的核心,也是未来大陆加速国产化的核心环节。此次日韩贸易政策调整充分说明三大材料(PI、光刻胶和高纯氟化氢)的对下游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建议关注 OLED发光材料、偏光片等其他国产化率较低的核心材料:(1)电子级 PI,建议关注鼎龙股份、时代新材和新纶科技;(2)光刻胶,建议关注晶瑞股份、上海新阳和南大光电;(3)高纯氟化氢,建议关注晶瑞股份和多氟多等,(4)其他国产化率较低的上游核心物资建议关注偏光片领域三利谱,OLED 发光材料领域激智科技(卢米兰)以及 3D 贴合设备领域劲拓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产电子材料进展不济预期;行业竞争加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