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设计行业专题报告之一,设计师是立身之本,公司治理决定腾飞高度-190703

《华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设计行业专题报告之一,设计师是立身之本,公司治理决定腾飞高度-190703(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设计行业专题报告之一,设计师是立身之本,公司治理决定腾飞高度-190703(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设计行业以人为本,人员构成决定人均创收。工程设计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行业,设计公司的人员构成可能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益。一般来说,生产和技术人员是公司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占比可达 80%以上,同时这部分人员也是公司创收的主要来源,理论上,技术+生产人员占比应与人均创收正相关。根据我们对设计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统计,2018 年,设计总院人均创收达 102.03 万元,是几家公司的最高值,另外,其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占比之和同样位列榜首,总占比高达 88.49%;中设集团人均创收紧随其后,为 92.89 万元,生产和技术人员占比为 85.88%;苏交科次之,人均创收为 85.33 万元,人才占比为 84.34%。综合多家企业情况我们发现,人才占比及人员结构对于设计公司的盈利情况至关重要。
模型及假设:由于每家公司的内部人才分层机构及晋升制度都有所不同,且数据不易获取,故我们以“建造师资格证”为标准来区分设计公司的不同级别员工。以全国 4600 万从业人员、58.6 万一级建造师、188.4 万二级建造师的比例计算,我们建立一个初始规模约为 5000 人的设计企业模型,公司员工分为三种类型:一级建造师(64 人)、二级建造师(205 人)以及其他员工(4731人)。在该模型中,我们假设: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公司仅依靠内生方式增长,不考虑并购、扩张、业务外延等外部因素;②公司员工均为技术和生产人员,且收入只包含设计收入;③公司每年净招聘新人 200 人,同时建造师以 2%的离退休率离开公司;④每年初级职工中有 1.40%晋升至中级职工,初、中级职工中共有 0.53%晋升至高级职工。
结论及影响因素分析:在离退休率为 2%的条件下,设计公司初级、中级、高级职工的中期比例为 1:2:7,长期将接近 4:6:9。同时,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看出,公司的初始规模、员工比例及每年净招聘新人数量均不影响稳态时的人员总量、结构和公司收入极值,在员工晋升难度和离职率不变的前提下,稳态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但规模较大、人才占比较高的公司在抵达稳态前的营收会更高;另外,企业中高级职工的离退休率对稳态结果影响巨大,离退休率越高的公司,稳态时人才占比越低,公司收入极值也越低。
公司设计收入极值测算:模型公司最大规模可超两万人,设计收入达 284 亿。人员结构决定人均薪酬,人均薪酬决定人均创收。通过统计几家上市设计公司的人均创收及人均薪酬,我们发现,大多数公司的“人均创收/人均薪酬”都在 3-4 倍之间。我们可以通过稳态人员数量及结构推测人均薪酬,进而测算出公司收入极值。随着公司人员比例的不断调整,营收增速将会不断趋于 0。我们认为,当员工数量不再变化,且营收增速降为 0 时,即可判断公司成长达到稳态。通过模型测算,我们发现。企业规模最后可达 21824 人,初、中、高级人员比例约为 4:6:9,若设三个级别的人均薪酬分别为 25、40、60 万元,同时设人均创收/人均薪酬为 3.5,则最高营收可达 284 亿元。
主动调整情况下,企业抵达收入极值所需时间:根据以上的模型推演,可以看出人才占比越高,企业的生产力越强,营收也会越高。但这个比例不会一直增长,随着企业建造师数量增加,离退休人员也会增长,公司人员结构最终会稳定在一个比例。然而,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公司仅依靠内生方式增长,不考虑扩招、并购、裁员等外在因素,这些假设减缓了营收增长速度,导致公司花费 578 年才从初始规模发展至收入极大值。我们以45.61 亿元为初始营收,284 亿元为最终营收,计算发现,当企业营收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30%、20%、15%、10%、8%、5%时,收入增长至极值时的时间各为 7 年、10 年、14 年、20 年、24 年、38 年。
人才的配置对设计行业至关重要,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人才激励制度健全、资质强劲的苏交科、中设集团;另外建议关注设计总院、设研院等。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不达预期;人才流失率超预期;企业经营管理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