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建材行业6月数据点评:需求韧性犹存,行业盈利中枢继续维持高位-190715

《中泰证券-建材行业6月数据点评:需求韧性犹存,行业盈利中枢继续维持高位-190715(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建材行业6月数据点评:需求韧性犹存,行业盈利中枢继续维持高位-190715(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19 年 5 月建材工业及宏观运行的数据:
行业数据:
水泥:2019 年 6 月水泥单月产量 20986 万吨,单月同比上升 6.0%;1-6 月累计产量 104469 万吨,累计同比上升 6.8%。
玻璃:2019 年 5 月平板玻璃单月产量 8210 万重量箱,单月同比上升9.7%;1-6 月累计产量 46217 万重量箱,同比提高 6.8%。
地产数据:
2019 年 1—6 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61609 亿元,同比增长 10.9%,增速比 1—5 月份回落 0.3 个百分点。
1—6 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77229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8.8%,增速与 1—5 月份持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 538284 万平方米,增长 10.3%。房屋新开工面积 105509 万平方米,增长 10.1%,增速回落 0.4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 77998 万平方米,增长 10.5%。房屋竣工面积 32426 万平方米,下降 12.7%,降幅扩大 0.3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22929 万平方米,下降 11.7%。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80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5%,降幅比 1—5 月份收窄 5.7 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 3811 亿元,下降 27.6%,降幅收窄 8.0 个百分点。
1—6 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 75786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8%,降幅比 1—5 月份扩大 0.2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 1.0%,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 10.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 12.3%。商品房销售额 70698 亿元,增长 5.6%,增速回落 0.5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 8.4%,办公楼销售额下降 12.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 10.0%。
1—6 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84966 亿元,同比增长 7.2%,增速比 1—5 月份回落 0.4 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 13330 亿元,增长 8.4%;利用外资 43 亿元,增长 51.8%;自筹资金 26731 亿元,增长 4.7%;定金及预收款 28465 亿元,增长 9.0%;个人按揭贷款 12806 亿元,增长 11.1%。
基建数据:
2019 年 1—6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9100 亿元,同比增长 5.8%,增速比 1—5 月份提高 0.2 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6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 0.44%。
1—6 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 4.1%,增速比 1—5 月份提高 0.1 个百分点。
水泥行业数据点评:
6 月单月水泥产量增速同比保持 6.0%的增长,1-6 月水泥累计产量同比上升 6.8%。结合钢材产量、库存及下游实际消费量,我们认为下游需求依然维持强劲是水泥产销量持续维持高位的原因。地产端,从水泥主要的消费场景看主要在新开工和施工端,新开工增速在去年较高的基数上 1-6 月依然维持了 10.1%的增长,与此同时,高新开工逐步传导至施工端,整体的房地产投资数据依然维持较高的增速,地产端对水泥的需求拉动韧性较强。基建端,2019H1 财政支出加快发力,基建持续托底,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 4.1%,受制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约束,向上弹性依然有限。从主流企业的水泥出货量看,我们认为 6 月长江流域龙头企业产销量基本持平,西南地区依然维持增长,北方地区由于限产放松以及需求回暖导致 6 月依然有增长,而湖南湖北以及两广地区由于天气原因需求同比小幅回落。
从价格看,6 月水泥价格延续高位运行,全国水泥价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水泥仍然是“存量时代”下的“最强周期品”,核心原因在于存量时代下,水泥行业的“供需缺口”是最容易产生的,而成本曲线也是周期品中相对陡峭的:1)水泥的需求较为刚性 2)作为短腿区域化无库存产品,企业对需求的观测能力极强 3)开关成本低,企业对产能的调节能力天然有优势 4)行业存量乃至减量博弈的背景下,区域水泥企业间的“默契”形成是必然,即“价在量先”5)原材料价值重估与自发的停产推升熟料价格,同样也结构上异化了行业成本曲线。上周,淡季沿江熟料价格首降 20 元/吨,下调后长江中下游价格仍然维持在 400 元左右高位水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高位稳定或成常态。我们与主流企业进行了交流,淡季水泥企业仍然会有序安排生产,控制库存,如果华东梅雨季节前后需求不出现明显回落,熟料下降幅度将有限;与此同时低库存水平下,后续旺季熟料价格仍然将呈现小幅上涨态势(超预期的因素与往年相同,仍然是环保压力和能耗压力导致的临时停产)。从企业定价心态来看,水泥/熟料价格历经两年暴涨,在年初政府对水泥价格的关注之下,企业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保持谨慎;但是从供需关系上看,存量博弈的大格局以及水泥的同质性区域性属性,导致在需求不大幅下滑的前提下,价格高位维持稳定将会是常态。
从年内预期差角度看,西北区域和广东区域值得关注。开年以来货币环境相对宽松,尤其是财政发力明显;专项债融资的预先放松叠加大量区域建设规划为基建能力端保驾护航。西北区域受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投资影响较大,陕西、新疆、甘肃 1-5 月水泥产量同比均增长明显(5 月新增增幅达到 21.7%以上),且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新开工等均有明显增长。我们认为区域内的水泥企业(天山股份、祁连山、西部水泥)将受益于需求端回暖带来的弹性,而市场对区域内情况预期尚不明晰。广东地区 1-5 月水泥产量呈现 3%左右的下滑,核心原因是上半年雨水天气较多(我们粗略统计比去年上半年多 30 天左右),但是整体需求刚性仍然较强(1-5 月固定资产投资 10.7%,房地产投资 13.3%,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这一点看,我们认为广东区域的需求随着下半年天气晴好,是有可能超预期释放的。而广东水泥行业定价较为市场化,因而上半年水泥价格表现疲软,一旦下半年需求出现回暖,价格是具备上涨动力的;区域内龙头企业(塔牌集团,华润水泥)盈利端的预期差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房地产、基建投资低于预期,宏观经济大幅下滑,供给侧改革 不及预期、政策变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