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化工行业:供需矛盾下淡季不淡,双碳目标下量价齐升-210914

《中泰证券-化工行业:供需矛盾下淡季不淡,双碳目标下量价齐升-210914(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化工行业:供需矛盾下淡季不淡,双碳目标下量价齐升-210914(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需求:全球景气持续复苏,底库环境推升气价。 2021年以来,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全球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欧美政府为保障就业与经济复苏的平稳性,延续刺激政策,助推通胀预期走强;OPEC+继续执行减产协议,严格控制原油供应量,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布伦特油价从年初的51.47美元/桶上涨至9月11日当周的72.29美元/桶,增速为41.7%,助推天然气价格中枢上扬。 根据Wind,截至9月12日当周,NYNEX天然气价为4.83百万英热/桶,同比增长102.3%;中国LNG出厂价为5997元/吨,同比增长149%。 1)全球极端天气刺激短期需求:美国2月份得克萨斯州寒潮造成天然气管道拥堵和大范围停电,导致供应短缺;夏天欧洲和北美也出现了持续的高温天气,根据欧盟气象检测机构哥白尼表示,今年6至8月的地表平均气温,比1991至2020年的均温高出将近摄氏1度,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夏季。 根据交能网,欧盟发电结构中最大部分为核能(占比25%),因为气温太高部分反应堆被迫关闭,此外由于高温降水减少,水库水位下降导致水电(占比10%)也在下降,减少的电力需要天然气补充(占比20%),因此出现淡季不淡的现象。 2)双碳政策提振各行业用气: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具有单位碳排放低、热值高的特点,同等重量的LNG的碳排放量为煤、柴油和燃料油的0.78倍、0.76倍和0.72倍;1公斤LNG热值约为12325Kcal(假设一吨LNG为1,450立方米气态天然气),为同等重量的煤、柴油和燃料油的2.47倍和1.12倍。 因此相比其他能源,天然气作为低碳清洁、经济高效能源,在双碳政策下需求持续增加。 根据Wind,今年上半年表观消费量为6188.3亿方,同比增长15.3%,且每月增速均在10%以上。 根据国家能源局预测,2021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为3650~3700亿立方米,同比去年增长37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城镇燃气新增用气100亿~120亿立方米;工业燃料(陶瓷、玻璃等行业)新增用气150亿~180亿立方米;发电新增用气100亿立方米左右;交通、化工增量预计20亿~30亿立方米。 在人类从一次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度的阶段,天然气作为最佳过度桥梁,有望维持高增速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3)全球库存低位推升气价:储气为天然气供需重要一环,在双碳政策及极端天气带动下,全球主要消费地库存状况低位运行,带动了供暖季前补库需求的增长。 根据EIA,截至9月5日当周,美国地下储气工作气体库存为2.92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去年降低了6020亿立方英尺,降幅达17%。 根据Eurostat,6月份,欧洲27国天然气库存为44.64亿方,同比减少了53.8%,为过去五年来最低水平。 供给:油气公司资本开支缩减,产量跟进仍需时日。 1)产量跟进仍需时日:2020年受到低油价影响,油气公司纷纷缩减资本开支,根据石油和天然气新闻休斯顿报道,2020年美国38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将资本开支下修36%,减少了410亿美元,根据中新网,卡塔尔石油公司缩减30%的资本开支。 支出削减的很大一部分是减少钻井和完井活动,这使得今年在旺盛需求下供给能力难以跟进。 根据贝克休斯,全球天然气钻机数量自2020年初的432台骤减至10月份的243台,截至2021年8月已恢复至301台,但复苏进度仍较为缓慢,产能跟进仍需时日。 2)双碳政策下油气公司积极转型。 得益于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突破,美国已成为全球第三的LNG出口国,特朗普曾大力推进页岩气开采。 但随着拜登当选,其“绿色新政”在税收、钻井许可证等方面限制天然气勘探开采。 欧洲方面,bp、壳牌、道达尔等欧洲企业,他们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投资占比不断增大。 目前,欧洲油企普遍承诺将出售的能源产品碳强度降低50%—60%;Equinor计划到2030年将15%—20%的资金投向新能源解决方案,bp则计划到2025年将低碳项目投资增至每年30亿—40亿美元,到2030年增至50亿美元。 3)北溪2号计划四个月后开通。 目标是通过波罗的海和德国,每年从俄罗斯向欧盟国家提供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根据Gazprom,北溪2号新建管输线路已于21年9月6日正式完工,运营该线路仍需要获得德国当局的认证,根据德国联邦网络局,预计需要四个月时间完成认证,若按此进度,今年冬季仍无法缓解欧洲供给紧缩的压力。 未来:短期价格或维持高位震荡,长期双碳目标下量价齐升。 从历史经验看,供暖季以及前期的补库需求将会短期快速抬升天然气需求量,因此供暖季及前期补库阶段往往天然气价格支撑较足,或有一段平稳抬升期,我们认为,在今年“淡季不淡“行情背景下,已反应了用气企业调整生产计划保库存的策略,且“三桶油”积极备为压舱石保证市场供给,因此或将维持高位震荡的局势,但若像2020年冬季出现极端寒冷的情况,在更大的需求增量下价格或有快速抬升的可能。 长期来看,看好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天然气充当最佳过度能源,维持高增速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国际气价大幅抬升、国内气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