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磷化工产品价格传导显现,F141B、环氧氯丙烷价格持续上涨-190719

上传日期:2019-07-19 17:36:06 / 研报作者:杨林2020年水晶球化工 最佳分析师第1名
黄景文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磷化工产品价格传导显现,F141B、环氧氯丙烷价格持续上涨-190719.pdf
大小:101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磷化工产品价格传导显现,F141B、环氧氯丙烷价格持续上涨-190719

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磷化工产品价格传导显现,F141B、环氧氯丙烷价格持续上涨-190719
文本预览:

《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磷化工产品价格传导显现,F141B、环氧氯丙烷价格持续上涨-19071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磷化工产品价格传导显现,F141B、环氧氯丙烷价格持续上涨-19071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黄磷:本周国内黄磷开工率继续降低,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同时黄磷下游价格  ]出现明显跟涨迹象,价格传导开始显现。截至  7  月  18  日,黄磷市场高端报价在  28000  元/吨左右,主流报价在  23500-25500  元/吨,环比上周上涨  4000  元/吨,目前贵州(开阳地区本周零星复产)、云南大部分地区、四川马边地区黄磷企业仍然停炉,在产企业大多封盘不报,行业开工率约为  37%,其中云贵川装置开工率分别为  28.68%(上周  32.98%)、5.7%(上周  0%)、78.14%(上周74.3%)。贵州和云南地区黄磷企业预计停炉时间在  30-50  天左右,视环保整改情况而定,四川马边地区复产时间待定。黄磷下游产品包括三氯化磷、磷酸盐、含磷农药、磷酸、五氧化二磷、赤磷等,本周三氯化磷价格上涨  1500  元/吨至8000  元/吨(上周上涨  1500  元/吨),热法磷酸价格上涨  2000  元/吨至  6500-7000元/吨(上周上涨  200-400  元/吨),三聚磷酸钠报价上涨  800  元/吨至  6600-6800元/吨(上周上涨  100-300  元/吨),六偏磷酸钠报价上涨  800  元/吨至  7300-7400元/吨(上周上涨  400  元/吨),草甘膦主流价格上涨  3000  元/吨至  26500-27000元/吨(上周上涨  500  元/吨)。若以黄磷报价上涨  9000  元/吨计算,三氯化磷、热法磷酸、草甘膦、三聚磷酸盐、六偏磷酸盐的价格传导比率分别为  145%、90%、105%、34%和  37%。由于黄磷单吨耗电量在  15000  度左右,供给呈现季节性周期。西南地区  6-9  月处于丰水期,水电成本较低,黄磷停炉前价格持续下降,因此企业及下游库存处于低位,目前黄磷厂惜售明显,后期黄磷市场货源可能出现供给紧张,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并拉动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建议关注国内具备黄磷产能的【澄星股份】和【兴发集团】,【澄星股份】拥有黄磷产能  18  万吨(权益产能  14  万吨,目前开工正常);【兴发集团)拥有黄磷产能14-15  万吨(贵州瓮安龙马磷业  5  万吨目前停炉整改,预计停炉  30  天左右,湖北产能  9-10  万吨目前正常开工)。
        发泡剂-F141b:本周  F141b  市场货源紧张,厂家多封盘,少量报价并稳定供应老客户为主,下游按需采购,周内报价继续提高  400-500  元左右,最新报价到达  20600-21300  元/吨,较月初提高  2200  元。近期生态环境部部署开展全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执法专项行动,行动时间从  6  月  26  日持续到  8  月  31  日,将全面摸排非法生产和使用  ODS  企业,特别是组合聚醚生产企业和聚氨酯(PU)泡沫生产企业在冰箱冷柜、冷藏集装箱、电热水器等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使用HCFC-141b  的行为,考虑到  8、9  月份进入  PU  泡沫等生产企业相对开工旺季,在专项检查背景下,预计  F141b  供需矛盾将加剧,供应进入持续紧张状态。参考  2018  年  8  月生态环境部开展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专项执法行动,F141b  报价从  17000  元/吨上涨至最高  29000  元/吨,2  个月涨幅达  70%。F141b  属于消耗臭氧层物质,其生产受到配额限制,导致  F141b  近年来供应持续偏紧,2019年  F141b  生产配额  6.23  万吨(内用  3.85  万吨),较  2013  年缩减  32%,按照蒙特利尔协定,2020  年  F141b  生产配额将继续减少至  5  万吨,供给端进一步收缩。目前国内  F141b  生产配额企业只有  4  家:三美股份、三爱富、巨化股份、鲁轩工贸,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三美股份生产配额  3.43  万吨,占比达  55%,拥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未来  F141b  涨价也是受益最大标的。随着全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执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同时下游进入相对需求旺季,我们预计  F141b供应紧张加剧,建议重点关注【三美股份】。
        萤石:本周国内萤石厂家报价维持坚挺,华东地区酸级萤石粉主流价格3200-3300  元/吨,河北绿色矿山整改进行当中,以及近期外蒙那达慕大会导致部分企业装置停车,市场货源仍然偏紧,内蒙古目前仅翔振(金石资源子公司)和永和有安全许可,其他企业仍处停产状态。安徽广德和河南信阳矿山因安全生产和环保的原因也于近期停产。江西、广西等地矿山因绿色矿山建设工作逐步推进,开采受限,部分厂家未来面临永久停产,在原料供给不足、萤石矿山开工受限的背景下,据不完全统计  2019  年上半年国内萤石粉开工率在  40%左右。下游方面,钢铁产量今年以来持续增长影响,80%萤石块矿保持稳定,目前价格在  2480-2950  元/吨,85%块矿价格  3000-3300  元/吨,下游电解铝和氟化铝平稳,消化前期订单为主,氟化铝价格保持在  10000  元/吨以上,氢氟酸平稳运行,价格在  11000-12000  元/吨。缅甸由于内战导致所有稀土出口中国业务被停止,其他品类资源出口到中国亦会受到影响。据悉中国自缅甸的萤石粉进口业务也将受到限制。2018  年我国自缅甸进口的萤石量为  6.7  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  14%左右,若缅甸萤石进口全面被禁止,萤石行业供应紧张局面或进一步加剧。海关数据统计,今年  1-5  月份我国  97%萤石粉进口量同比下滑64%,而出口同比上涨  14%,同时近年国内产量下滑,造成了国内萤石粉供应紧张的局面,预计我国  2019  年萤石总产量将下降约  17%,萤石供给持续收缩。经过长时期大规模地无序开采,目前我国萤石资源以低度矿、难选矿和伴生矿为主。由于行业资源结构的变化由优变劣,开采方式由露天转入井下深层,萤石生产成本普遍增加。加之国家对于萤石矿产资源保护力度加大,部分环保不达标的矿山陆续退出。全行业的严格监管带来行业有效产能规模持续下降,供应不平衡造成市场价格逐步推高。我们重点推荐国内行业龙头【金石资源】,公司一季度归母利润同比翻倍,未来除了自身产能持续提升外,将进一步进行行业整合。
        电子级氢氟酸:自  7  月初日本限制出口韩国半导体材料以来,日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并未出现好转迹象,根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主要是把供应韩国的“氟聚酰亚胺”(即  PI)、“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即电子级氢氟酸)等剔除出“优待白名单”,限制出口以上材料给韩国,出口审查时间至少需要  3个月,目前日本占全球  PI  总产能的  90%,电子级氢氟酸总产能的  70%,韩国三星电子、LG  和  SK  等厂商所需的大多数氟聚酰亚胺和高纯度氟化氢也都是从日本进口,韩国贸易会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国高纯度氟化氢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为  93.7%、光致抗蚀剂为  91.9%、氟聚酰亚胺为  43.9%,据了解三星、海力半导体材料库存一般是  1-3  个月,若日本对韩国管制措施严格执行,韩国半导体企业面临断供风险,未来全球终端产品市场或将受影响,韩国方面正在积极寻找替代厂商,包括中国等。电子氢氟酸主要用于清洗及蚀刻半导体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板等精密元件,目前国内电子级氢氟酸多中低端产品,仅  2-3  家企业能够达到半导体  UPSS  级电子氢氟酸,韩国半导体人士指出,三星之前主要向日本  Stella、森田化学和昭和电工采购高纯氟化氢,其中日本森田与国内三美股份成立的合资子公司森田新材料年底将投产  2  万吨高纯氢氟酸,主要出口韩国半导体市场,三美股份持股比例  50%。我们认为此次日本制裁事件为中国企业打入韩国半导体供应链提供前所未有的窗口机会。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多氟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滨化股份】。
        维生素:本周  VA、VE、烟酰胺厂商上调报价,受中间体间甲酚成本上涨推动,7  月  15  日  DSM  上调  VE  报价  20%,16  日  DSM  对  VA  报价提高至  450  元/公斤,市场实际成交尚未明显变化,VA  市场报价维持在  385-395  元/公斤,VE报价维持在  49-55  元/公斤。烟酰胺方面,吉友联提高烟酰胺报价  10%,主要是原料成本压力大,以及  8  月龙沙南沙工厂计划检修四周,供应预期收紧,目前市场成交略有上移,主流报价  49-53  元/公斤。此前  7  月  4  日市场消息称,BASF  通知部分客户  VA  装置事故影响,公司预计  10  月底(原计划  9~10  月停产扩建)之前保持停产,用于动物营养的其他剂型维生素  A  不受该问题影响,9  月份将再次评估,VA  生产工艺壁垒高,全球  6  家生产企业,呈寡头垄断格局,厂商控价能力较强,目前国内企业主要有新和成(10000  吨)、浙江医药(5600吨)、金达威(2900  吨),我们认为  VA  竞争格局较好,BASF  为主的厂商供应不稳,供需进入偏紧状态。VE  方面,DSM  和能特整合持续推进当中,竞争格局逐步走向有序,寡头重新掌握定价权,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提升,国内企业主要有能特科技(2  万吨)、浙江医药(1.6  万吨)、新和成(1.55  万吨)、北沙制药(0.45  万吨)。建议重点关注【新合成】、【浙江医药】。
        环氧氯丙烷:本周环氧氯丙烷价格继续上涨,价格再创年内新高,华东地区主流价格上涨约  500-800  元/吨至  17000-17400  元/吨,山东海力  32  万吨装置及江苏海兴  13  万吨装置继续停车,江苏扬农  10  万吨装置七成负荷运行,国内开工率基本保持在  49%左右。下游环氧树脂价格延续上涨,华东地区主流价格在19700-20000  元/吨,卓创资讯测算当前丙烯法工艺毛利在  7100  元/吨以上,甘油法毛利约  8000-10000  元/吨,当前货源供应紧张主要是因为华东地区大厂因环保、安全生产等因素迟迟未能复产所致,同时丙烯价格近期大幅上涨给予成本端的支撑,近期行业盛传江苏地区环氧氯丙烷厂家开工或将继续萎缩,我们判断近期环氧氯丙烷价格仍将保持强势,建议关注具备  7.5  万吨产能的【滨化股份】。
        MDI:本周国内  MDI  价格小幅上涨,山东及华东地区  PM200  价格上涨  200-300元至  12500-12600  元/吨左右,上海外资货源价格上涨至  12200-12300  元/吨,纯  MDI  价格涨幅明显,华东地区价格在  17500-17800  元/吨,日韩厂商最新聚合  MDI  报价在  1400-1450  美元/吨。原材料方面,苯胺价格上涨至约  6300  元/吨,纯苯价格上涨至约  5300  元/吨,卓创资讯计算目前行业纯  MDI  毛利约  4500元/吨,聚合  MDI  利润约  1000-2000  元/吨,我们测算万华化学聚合  MDI  毛利仍然在  4000  元/吨以上。目前烟台万华  60  万吨装置复产,  但重庆巴斯夫  40  万吨装置开工率不稳定,国内整体开工负荷在提升至  65%左右,亚太方面,日本东曹合计  40  万吨装置和韩国锦湖三井合计  41  万吨  MDI  装置均开工正常。欧洲巴斯夫  MDI  装置因原料紧缺,短暂停止供应,国内  MDI  装置货源将过去支援,同时其上海  MDI  精馏装置停车  7-10  天,这一情况造成了本周国内  MDI  系列产品供应紧张的局面。但近期生态环保部开始为期两月的检查违规使用发泡剂  HCFC-141b  的行动,届时  F141B  发泡剂或受货紧影响价格出现上调,从而制约下游硬泡聚氨酯的需求量,我们认为可能会间接影响聚合  MDI  需求,产品价格难以大幅走高。
        有机硅:近期国内有机硅产品价格出现反弹,本周  DMC  价格普涨  500-800  元/吨,DMC  市场价格在  18000-18500  元/吨,自  7  月初以来价格已经反弹  1500元/吨。下游在成本支撑作用下价格也相继反弹,生胶价格上涨  500  元/吨至19000-19500  元/吨左右,107  胶价格上涨  500  元/吨至  18000-19000  元/吨,华东国产硅油主流成交价上涨  1000  元/吨至  20000-22000  元/吨。原材料方面,421#金属硅价格下调  200  元/吨至  11600-11800  元/吨,华东地区甲醇价格下调50  元/吨至  2150  元/吨左右。开工方面,本周华东、山东、华中区域开工率分别在  86%、88%、90%左右,7  月下旬恒业成装置有停车检修计划,预计检修时间半个月左右。我们认为近期价格上涨一方面由于有机硅价格接近成本线,下游备库需求转好;另一方面  DMC  厂家停车检修对市场采购起到刺激作用。但是目前  DMC  行业开工率较高,且下游正处于需求淡季,近期  DMC  价格处于底部阶段,有机硅价格有望在  8  月份下游需求转好时继续企稳上涨,建议关注【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和【合盛硅业】。
        毒死蜱:本周毒死蜱市场均价从  45500  元/吨上涨  2500  元/吨至  48000  元/吨,价格上涨  5.5%。目前毒死蜱行业整体开工率  23%左右,个别企业中间体货源供应不足,装置负荷变化不大,其上游基础原材料黄磷涨价,乙基氯化物成本上浮,三氯吡啶醇钠供应局势紧张,因此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公司【红太阳】、【新农股份】。
        风险提示:大宗产品价格下滑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