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漫谈八十八期:科创板开市,关注高性价比的南微医学和心脉医疗-190721

《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漫谈八十八期:科创板开市,关注高性价比的南微医学和心脉医疗-190721(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漫谈八十八期:科创板开市,关注高性价比的南微医学和心脉医疗-190721(43页).pdf(4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介入器械种类繁多,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介入器械绝大多数细分领域仍处于外资主导格局,目前仅有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冠脉支架产品基本完成了进口替代,其他产品尚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介入器械细分领域有心脏介入、神经介入、主动脉和外周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内镜诊疗器械、医用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和放射介入等。心脏介入是最大的细分领域,市场近两百亿,冠脉支架发展较为成熟,市场超百亿;生物瓣膜、封堵器和起搏器等国产有较大发展空间。主动脉和外周血管介入市场五十亿左右,医生学习曲线短,市场增速较快。内镜下诊疗器械全球市场规模五十亿美金,南微医学等后起之秀,有望分享全球市场的成长。医用内窥镜市场种类繁多,基本进口垄断,国内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潜力巨大。在中国,介入高值耗材市场的外资巨头代表有强生医疗、波士顿科学、美敦力、库克和雅培等,国内的代表企业有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吉威医疗(蓝帆医疗)、先健科技、南微医学、启明医疗、佰仁医疗、赛诺医疗和心脉医疗等。
内镜诊疗领域波士顿科学等大外资搭台,南微医学唱戏。
与其他高值医疗器械公司不同,如冠脉支架、骨科器械等大部分企业的逻辑是进口替代,销售收入基本来自国内。南微医学内镜诊疗器械分为活检类、止血及闭合类、EMR/ESD、扩张类、ERCP、EUS/EBUS 类,逻辑是“全球替代”,美欧等占比收入 45%,其产品以优越的性价比在国内外销售均衡,分享全球市场大蛋糕。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净利润为2.89/3.99/5.11 亿元,同比增速为 50.2%/37.8%/28.1%。对比同类公司给予 2019 年 35-45 倍 PE,对应目标价 75.79-93.12 元。
主动脉介入治疗相对于 PCI 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市场由 2013 年的 5.5 亿元增长至 2017 的 10.3 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 17.2%。按 2018 年手术量排名,主动脉介入领域国内市场第一的是美敦力公司,心脉医疗国产排名第一。公司在销和在研产品梯队优秀,护城河较深。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净利润为1.20/1.50/1.73 亿元,同比增速为 32.8%/ 24.4%/15.8%,对比同类公司给予 2019 年 35-40 倍 PE,对应目标价 58.63-67.00 元。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