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极简政经史(122):约翰逊登上首相宝座,英国“硬脱欧”风险上升-190724

《东方证券-极简政经史(122):约翰逊登上首相宝座,英国“硬脱欧”风险上升-19072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极简政经史(122):约翰逊登上首相宝座,英国“硬脱欧”风险上升-190724(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究结论
7 月 23 日,鲍里斯·约翰逊在 16 万英国保守党选民投票中以 2/3 的优势击败杰里米·亨特,当选保守党党魁,并以执政党党魁身份,接替辞职的特蕾莎·梅出任英国首相。作为前外相和伦敦市长,这位以个性鲜明、立场清晰著称的英国政客,很可能重新凝聚梅时代趋于分裂的保守党议员,急剧转向硬脱欧路线。
硬脱欧派的代言人
鲍里斯·约翰逊早年担任《每日电讯报》记者,就一直以批判欧盟(欧共体)著称,认为其只是一群布鲁塞尔的官僚们脱离群众、陷于空谈的组织,他的文章在英国政坛引起注目,甚至得到了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的青睐,从而逐渐成为保守党疑欧派的重点人物。
2016 年脱欧公投前夕,约翰逊作为疑欧主义者,其政治威望被推向高峰,他以伦敦市长和保守党议员的身份加入脱欧阵营,公开挑战时任党魁卡梅伦的留欧宣传。甚至包括投票留欧的议员,也多认为约翰逊-戈夫组合是取代卡梅伦内阁,完成脱欧任务的最佳人选。
特蕾莎·梅代替卡梅伦担任首相后,任命约翰逊为外交大臣,但在 2018 年 7月,约翰逊宣布不同意首相特蕾莎·梅的脱欧方针“契克斯方案”并辞职。在辞职信中,约翰逊表示梅的方案会带给英国“殖民地般的地位”。
焦点问题:北爱尔兰边界问题
爱尔兰边界问题是英国脱欧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约翰逊希望之后将“爱尔兰备份协议”从 2018 年 11 月英欧达成的协定中删除。
1937 年,爱尔兰南部 26 郡组成爱尔兰共和国,北部 6 郡仍属于英国,成为英国领土——北爱尔兰。这以后,爱尔兰与北爱的矛盾导致暴力冲突不断,最终 1998 年英国与北爱尔兰政府之间签署协议,才结束大半个世纪的冲突。
目前,两国在爱尔兰岛上仍然有 500 公里的边界线,过去货物、人员可以自由流动,但英国脱欧后则可能产生“硬边界”——贸易检查站、关税区等,严重影响人们跨境工作或日常交流,且实际上难以操作。
英国希望通过海关安排和过渡期,将整个英国留在关税同盟内,从而避免“硬边界”,但欧盟拒绝,并要求英国在脱欧法案中列入“备份协议”,即在英国本岛(不列颠岛)与爱尔兰岛之间设置贸易检查,而爱尔兰岛依然在欧洲共同关税区内。这一结果将实质是破坏英国的领土主权和统一市场。
这一立场差异造成了英、欧之间最大的原则性分歧。为了取得妥协,特蕾莎·梅和欧盟达成过渡期协议,保证英国在 2 年的延长期内继续留在欧洲共同市场,以避免硬边界的立刻出现,但付出了 2 年的时间成本,这段时间内英国实际上无法与外部达成新的贸易协议。而鲍里斯约翰逊为代表的硬脱欧派希望立刻脱离欧盟约束,从而尽快与美国、中国等区域外大国开展贸易谈判。
留给约翰逊最大的挑战是时间——距离欧盟为英国设置的 10 月 31 日只有 3个月时间了。如果约翰逊届时无法拿出英国和欧盟都能满意的协议,那他很可能宁可立刻无协议离开欧盟、而非继续延期。
风险提示
英国无协议脱欧对英镑和其它风险资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