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海底捞-6862.HK-以利益分享管理体系为核心,火锅经营为载体的餐饮巨头-190724

《国盛证券-海底捞-6862.HK-以利益分享管理体系为核心,火锅经营为载体的餐饮巨头-190724(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海底捞-6862.HK-以利益分享管理体系为核心,火锅经营为载体的餐饮巨头-190724(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海底捞是全球领先、快速增长的中式餐饮企业。2018 年公司营收 170.7亿(+59.1%,3 年 CAGR 为 43.4%),归母净利润 16.46 亿元(+60.2%,3 年 CAGR 为 82.1%)。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以利益分享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保证品质”的供应链体系及先发优势形成的认知壁垒。公司的管理理念是“连住利益,锁住管理”,其核心是通过类似“安利”的组织关系与利益分享机制,理顺公司与个人、员工间的利益关系。师徒制下店长可分成其餐厅利润的2.8%,或其餐厅利润的 0.4%+徒弟餐厅利润的 2.8%~3.1%+徒孙餐厅利润的 1.5%。神秘嘉宾及末位淘汰机制保证最低的服务质量。供应链保证食材的品质及供应。公司坚持优质服务多年,已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极致服务的代名词,消费者认知壁垒已经形成。
火锅易于复制,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海底捞作为龙头有望持续提升市占率。火锅是餐饮行业中的最佳赛道,拥有易复制、复购率高、消费场景广等优势。2018 年火锅行业市场规模 4814 亿元,未来 5 年有望保持10%左右的复合增速。火锅行业集中度处于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过程,2018 年 CR5 为 7.0%(17 年为 5.5%),提升空间仍大。
海底捞 16/17/18 年分别有门店数 176/273/466 家店,增速分别为20%/55%/70%,呈现加速扩张趋势。 预计 19 年底可达 711 家(+53%),未来门店数可达 2300 家以上。开店数量上限与资金、人才和市场承载量有关,目前海底捞通过品牌破除了资金瓶颈、通过管理突破了人才瓶颈,未来开店的瓶颈来自市场承载量。假设一/二/三/四/五线城市 40/45/50/60/80 万人的单门店承载量,我们预计海底捞总开店空间在 2300 家以上。
受新店爬坡期影响当下净利并未完全反应其稳态盈利能力,营收增长能够更好的反映公司长期价值。伴随新店成熟,净利率和 ROE 有望持续上升。受高速扩张和 IPO 募资的影响,海底捞近年来净利率和 ROE 水平有所降低。2016/17/18 年净利率分别为 12.5%/11.2%/9.7%,ROE 分别为91.3%/109.5%/19.1%。目前公司餐厅层面营业利润率 22%,集团层面费用率 9.0%。随着新店占比的降低、规模效应下集团层面费用率的减少,未来公司的净利率有望达到 12.75%以上(对应 ROE 为 130%)。
盈利预测、估值与投资建议: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我们预测19/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 28.5/43.6/58.2 亿元 ,增速分别为73.3%/52.7%/33.6%。2019-2021 年 CAGR 为 45.0%,EPS 分别为0.54/0.85/1.10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52.2/34.2/25.6 倍。考虑到公司未来的高增速及拓展新品牌的可能性,我们认为 2020 年公司合理市值为 2541 亿港币,对应 PE 为 50 倍,2020 年目标价 42.37 港币。
风险提示:新店扩张不及预期、食品安全、竞争加剧、假设误差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