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银行业理财专题研究:从财富管理到资产配置-190725

《中信证券-银行业理财专题研究:从财富管理到资产配置-190725(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银行业理财专题研究:从财富管理到资产配置-190725(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资产管理业务从重视资金来源到重视资金运用,业务逻辑将更侧重于财富管理(客户维度)和资产配置(产品维度)的联动。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由经营“无”风险资产向经营有风险资产转型,亟需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寻找新的风险收益平衡点。
▍银行的财富管理规模逾 30 万亿。1)理财,面向一般客户和普通高净值客户,2018 年末表外理财 22 万亿,投资者以普通个人为主(占比近 2/3),资产配置主要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存款、货币工具、债券、非标等,合计占比超 80%),综合收益水平在 0.5%~1%;2)私行,专注于超高净值客户,推测全行业 AUM10 万亿+,招行 AUM 和户均 AUM 均第一(2 万亿、2796 万/户)。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二八分布特征显著。
▍理财子公司进展:目前已有 4 家开业、7 家待开业、22 家待批准。上述银行表外理财共 19.4 万亿(占全行业 88%)。1)组织架构,在过渡期内采用“总行+子公司”并行模式,母行保留对集团所有资产管理业务板块的统筹职能,理财子公司侧重于合规新产品的运作;2)产品逻辑,仍以固收类为主,积极探索权益和混合类产品,如参与跨境、量化、股权、科创板等。开业初期理财子公司先试先行,预计在第一阶段能够平移的理财规模在 2 万亿以内。
▍产品分析:净值型产品期限偏长,类型多元化。1)总行净值型产品占比 10%+,固收类占绝大多数,封闭式为主且期限较长,收益率多在 4%-5%之间,收益分配采用固定费率+浮动管理费的形式;2)理财子公司产品(以工银理财为例),固收类仍是主流但混合类增多、且开始试水权益类,期限基本在 1 年以上,收益率与总行净值型产品相当,固定费率总体较理财子公司高,浮动管理费因产品而异。
▍资产配置策略:固收为主,探索多元化配置。1)总行净值型产品:尝试多样化投资,一方面丰富产品系列满足用户需求(如光大七彩阳光系列,代表股票、固收、现金管理、另类等七大类策略),另一方面增加对高波动高收益资产配置(如浦发较多混合类产品,配置基金份额甚至权益投资);2)理财子公司则创建新的产品体系和配置策略,固收类和混合类产品以固定收益资产为主,但也增加权益资产和衍生品配置,而权益类产品则结合银行优势资源,参与债转股项目。
▍再看净值化:资产决定估值方法,净值曲线低波动。理财净值化主要取决于①资产配置策略(非标准化资产转向标准化)②估值方法(摊余成本法转向市值法)③刚兑预期。估值方法的转变需要资产配置策略的改变:目前无论是总行净值型产品还是理财子公司产品,资产配置仍以持有至到期为主,且非标资产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并行,导致产品净值曲线相对平稳、波动很小。
▍资产管理业务逻辑:从财富管理到资产配置。展望未来,资产管理业务从重视资金来源到重视资金运用,业务逻辑将更侧重于财富管理(客户维度)和资产配置(产品维度)的联动。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由经营“无”风险资产向经营有风险资产转型,亟需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寻找新的风险收益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