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东兴证券-国防军工行业:光威复材VS中简科技对比分析-190725.pdf
大小:103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兴证券-国防军工行业:光威复材VS中简科技对比分析-190725

东兴证券-国防军工行业:光威复材VS中简科技对比分析-190725
文本预览:

《东兴证券-国防军工行业:光威复材VS中简科技对比分析-190725(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国防军工行业:光威复材VS中简科技对比分析-190725(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摘要:
        产品技术方面,光威复材是行业标准制定者,中简科技是后起之秀。2005  年光威复材研制的  GQ3522  碳纤维达到  T300  级水平,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碳纤维工程化的企业,公司主持制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碳纤维预浸料》两项国家标准,其产品  GQ3522  碳纤维稳定供应我军战斗机、直升机、运输机等装备,。中简科技的工程产业化产品也已经达到了东丽  T1000  的水平,其生产的  ZT7  系列(高于  T700  级)高性能碳纤维率先实现国产航空航天重点型号的全面批量稳定应用。
        财务数据方面,光威复材龙头地位明显,中简科技毛利首屈一指。
        规模上光威复材是碳纤维龙头。光威复材  2018  年营业收入  13.64  亿元,净利润  3.77  亿元,体量规模和盈利能力是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中简科技是军用碳纤维新秀,其  T700  级碳纤维已经批量供应主机厂,2018  年实现营收  2.13  亿元,净利润  1.21  亿元。
        中简科技纯军品,毛利水平高。2018  年中简科技军品营收占比高达99.77%,而光威复材随着碳梁业务的放量,军品比例由原来逐渐上升趋势迅速下降,2018  年估算公司军品收入占比约有  49%,已不足总营收一半。中简科技由于纯军品毛利率高达  79.6%,而光威复材为  46.7%。
        非经常性损益对光威复材的影响更大。2018  年光威复材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  9491  万元,占到归母净利润的  25%,对公司盈利实现影响较大。非经常性损益涉及增值税退税和研发项目经费,增值税退税跟随军品增长,去年递延收益大幅增长,预计今年其他收益将超过  1  亿元。中简科技由于研发项目规模较小,增值税退税跟收入成比例,因此非经常性损益占到归母净利润比例为  12%,相对光威复材较小。
        成长空间方面,光威复材布局大丝束碳纤维,先行一步扩展民品市场。目前大丝束碳纤维的价格可以控制到小丝束碳纤维的  50%-60%左右,而其主要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小丝束碳纤维,发展高性能低成本大丝束是民用推广的重要途径。军用市场空间有限,未来需求保持  20%增速,因此必须要全产业链布局,发展高性能大丝束碳纤维,光威先行一步已在包头战略筹划,短期解决碳梁用碳纤维产能不足问题,长期则助力公司在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
        风险提示:碳纤维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军用碳纤维订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