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电子行业点评:日韩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国内企业将从中受益-190718

《中邮证券-电子行业点评:日韩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国内企业将从中受益-19071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电子行业点评:日韩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国内企业将从中受益-19071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继上周日韩就贸易问题进行磋商无果后,据日本共同社 17 日的消息,日本将拒绝韩国就出口限制进行谈判的要求。此前,日本政府于本月 1 日宣布,从 4 日起对出口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加强审查与管控,其中就包括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等。
日韩在电子产业链不同环节各有优势,韩企对日原材料高度依赖: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是半导体和面板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全球市场日本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日本企业占全球氟聚酰亚胺总产量的 90%,全球半导体企业 70%的氟化氢都从日本企业进口。全球光刻胶市场份额前 3 名 JSR、东京应化、信越均为日本企业,加上富士电子材料,4 家日企合计市占率达到 72%。韩国则掌握全球 64%的 DRAM 和 43%的 NAND 闪存市场,韩系面板厂产能全球第一,特别是在 OLED 面板领域,技术和产能都处于领先地位,韩企份额在 90%以上。但韩企对日本原材料依赖度极高,仅今年 1-5 月,韩国企业对日进口氟化氢、氟聚酰亚胺和光刻胶的依赖度分别为 43.9%、93.7%和 91.9%。
日韩矛盾短期或难缓和,日方仍有底牌:外界普遍认为此次限制对韩出口是与双方历史问题有关。若涉及历史问题,韩方受国内民意压力,难有妥协。目前,韩国一方面寻求美国帮助,同时也可能通过上诉世贸组织,甚至是联合国的途径来解决两国贸易摩擦问题。从事态进展看,日方态度更加强硬。预计双方摩擦难以在短期内彻底解决。韩国媒体猜测,由于日企在芯片、光罩基底等领域市占率非常高,日方可能进一步扩大对韩国出口限制产品名单,包含集成电路(IC)、电源管理 IC(PMIC)、光刻设备、离子注入机、晶圆、光罩基底等。
摩擦给产业链带来不确定性:韩企正试图寻找替代品,不过一方面,原材料品质存在差异,投入使用前,一般需经历测试期,另一方面,日本垄断相关原材料的市场,可替代产能是否能完全满足韩企需求也存在疑问。按照规定,日企向韩国客户出售相关产品,需要向日本政府提出申请,申请周期或长达 3 个月。但通常下游企业仅会储存 1-2 个月的原材料,特别是高浓度氟化氢,由于强腐蚀性,难以长期保存,库存可能更低。因此,若日韩双方贸易摩擦难以在短期解决,韩国电子企业的正常生产可能会面临威胁,将给半导体和面板产品供应链带来不确定性。
摩擦持续,国内企业有望从中受益:国内 OLED 企业陆续进入产能释放期。此前三星、LG 等韩企垄断 OLED 面板市场份额,但随着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公司 OLED 产线投入使用,我国 OLED 面板厂商将抢占一定市场份额。韩日此次出现贸易摩擦,让下游市场看到韩企可能面临的一些不确定性风险,将加速中国 OLED 面板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内存芯片方面,三星及 SK 海力士是全球主要的 DRAM 和 NAND Flash 供应商,两家企业在 DRAM 行业的市占率合计达到 74%,在 NAND Flash 行业的市占率合计约 40%。日韩贸易摩擦事件及此前东芝停电事件,导致 DRAM 和 NANDFlash 价格近期出现上涨。不过目前内存芯片整体库存仍处于偏高水平,提价可持续性尚需观察。但贸易摩擦若持续发酵,无疑将刺激行业加快去库存节奏,价格拐点将提前到来。
投资建议:日韩贸易摩擦有望加速国内企业进入全球 OLED 面板供应链体系。建议关注:京东方 A、深天马 A、维信诺、TCL 集团;存储器方面建议关注兆易创新。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国内贸易政策及环境恶化;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