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电气设备行业新能车翻多系列2:欧洲碳排新政实施在即,全球电动车放量有望加速-190731

《天风证券-电气设备行业新能车翻多系列2:欧洲碳排新政实施在即,全球电动车放量有望加速-190731(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电气设备行业新能车翻多系列2:欧洲碳排新政实施在即,全球电动车放量有望加速-190731(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欧洲自 2015 年汽车碳排放目标值完成后,经过 5 年空窗期,新一轮碳排放政策于2020 年正式实施,新政严苛程度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新政碳排放目标值为 95g/km,折合油耗 4.1L/百公里,相比 2015 年 120g/km目标值下降 37%;
2)新政策的达标缓冲期更短。旧政策设定 3 年缓冲期,2012 年-2015 年新车达标比例分别为 65%,75%,80%,100%;而新政仅设置 2020 年为缓冲期,新车达标比例95%,2021 年必须全部达标;
3)惩罚力度加大使得车企违约成本大大上升。旧政策设定从松到严三档处罚机制,而新政策直接为旧政策最严处罚,自 2019 年起,每超出目标值 1g/km,需缴纳 95€。
4)NEDC 切换到 WLTP,2021 年后测试条件更加严苛。经过欧盟测试,同一辆车WLTP 工况下的 CO2 平均排放量较 NEDC 平均高 10%-40%,虽然 2017 年开始测试标准就已经更改为 WLTP,但是欧盟 2015-2020 年的碳排放目标仍是基于 NEDC 标准制定,2021 年以后,随着年度排放目标和测试结果都转换为 WLTP 标准,WLTP 带来的压力才真正开始体现。
降排压力巨大导致欧洲电动化势在必行,PHEV 与 BEV 将成为主要降排路径。从欧洲碳排放现状看,2018 年平均碳排放为 120g/km,与 95g/km 差距巨大。为满足碳排放要求,车企主要降排路径包括发展 HEV、PHEV、BEV 等方式,我们认为未来 PHEV与 BEV 将成为主流,理由如下:
1)从技术发展角度看,由于丰田对 HEV 的技术封锁长达 20 多年,目前除日系车企外,其他车企的 HEV 技术积淀较少,因此主流发展方向已转向电动车路径;
2)从车型角度来看,由于 HEV 不满足 ZLEV 要求(二氧化碳排放小于 50g/km),不能享受 ZLEV 带来的政策激励,因此车企将倾向于发展 PHEV 与 BEV。
3)从 NEDC 切换 WLTP 层面,HEV、PHEV、BEV 在 WLTP 工况测试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值分别为 NEDC 工况下的 1.33 倍、1 倍、1.21 倍。可以看出,工况测试方法的变更对于 PHEV 与 BEV 的影响更小,也推动技术偏好向二者倾斜。
海外车企已加速布局电动车,大众 19 年年会已将电动车计划全面升级,未来 10 年由推出 50 款 BEV 提升至 70 款,宝马于 19 年 6 月将电动车规划提前两年,戴姆勒则将电动车计划提前 3 年。我们认为随着欧洲碳排放政策压力迫近,2020 年欧洲电动车或将放量。我们对不同车企在无罚款、罚款/EBIT=5%、罚款/EBIT=10%三种情况下进行敏感性测算,以车企罚款/EBIT=5%来看,欧洲乘用车整体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与目标值差距在 3g/km 以内,车企总罚款在 44 亿元以内,对应 2021 年欧洲电动车销量有望达到 140 万辆,4 年 CAGR 高达 57%。受益于 2020 年后欧洲电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我们预计 2019-2021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有望达 273 万辆、390 万辆、570 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 31%、43%、46%。
2020 年欧洲电动车放量将带动全球电动车产业链发展,我们预计进入全球产业链的相关标的将充分受益,推荐进入雷诺供应链的【欣旺达】(电子组覆盖),进入戴姆勒、现代起亚供应链的【亿纬锂能】,全球车中国芯【宁德时代】,全球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与机械组联合)、全球湿法隔膜龙头【恩捷股份】、全球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机械组覆盖);
风险提示:欧洲车企电动车推出时间不及预期;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碳排放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