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医药行业浙江省医用耗材采购模式思考之二:价格联动大势所趋促进全国统一定价-190801

《东兴证券-医药行业浙江省医用耗材采购模式思考之二:价格联动大势所趋促进全国统一定价-19080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医药行业浙江省医用耗材采购模式思考之二:价格联动大势所趋促进全国统一定价-190801(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摘要:
宁波规则引导浙江模式,锚定历史低价推动重点品种降价。①宁波规则推动耗材量价双跌,耗材使用回归合理,国产替代进程加快。2012 年到 2014 年,陆续进行五次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涉及 18 大类 1436 种产品,其中采购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平均降幅分别为 15%、32.5%、38.79%、47.67%、72.78%;在第三批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中,合计采购 404 个产品,其中国产产品比例 51%,进口产品比例为 49%。②全省推广宁波规则,新产品报价平均降幅 25.7%,全国最低价联动深挖降价空间。2015 年,浙江省全面推行宁波规则,商务标权重由 50%增加到 60%,价格因素在耗材集中采购中的话语权不断加大。同年 9 月采购的新产品报价平均降幅为 25.7%,最大产品降幅 77.2%,最大产品降价 99100 元。从降价覆盖范围来看,有 33%的产品降价达到 10000 元以上,有 30%的降价幅度在 40%以上。另外,浙江省采购平台通过全国最低价联动,深挖降价空间,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从全国统采到省级集采,高值耗材降价效果显著。国内耗材采购历经四大发展阶段,从国家统一平台试点采购逐渐向省级自主采购过渡,在 2015 年以后全国各省份耗材自主采购全面铺开,形成 9 种采购模式。①国家平台统采降价成效明显。2004 年,卫计委在 8 个省市试点集中采购的 3 大类高值耗材价格降幅明显,其中心脏介入类、人工关节类、心脏起搏器类的降幅分别为 37.6%、24.3%、15.2%;2008 年,卫生部牵头全国范围内试点集中采购 4 类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周围血管介入类、起搏器类、电生理类)的工作,促进 71 家企业的 948 个产品成交,实现高值耗材的价格在原有基础上整体下降 25%~30%;②省级自主采购耗材价格降幅显著,重点建立高值耗材降价体系。2013 年-2015 年,浙江省完成5 批次共 1436 个产品采购,平均降幅 43.2%;2014 年-2017 年,四川实施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 3 年间,平均降幅达22.1%,共节约采购资金 9.6 亿元;2017 年,陕西省启动 13 大类高值耗材阳光采购,平均降幅为 18.37%;2018 年 6月,京津冀开启首批 6 大类医疗耗材联合采购,北京市 120 家医疗机构预计六类医用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 15%以上。
从陕西联盟中省际价格联动看骨科、心血管介入耗材全国统一定价趋势。2018 年 11 月,甘肃省公布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平台挂网品种(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结构心脏病、非血管介入、起搏器、电生理、吻合器、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人工器官组织、疝修补、口腔、眼科、神经外科等十三大类)进行甘肃省医疗机构最高采购价、陕西联盟参考价和省级参考价进行全国价格联动。甘肃省此次公布 43228 类产品采购目录,其中设置陕西联盟参考价格目录数量为 18184 类,占比为42.1%,设置外部省级参考价格 14754 类,占比为 34.1%。①骨科耗材的联盟参考价与外部低价尚有明显差距,进口产品中标数量占比较高。按照万元以上骨科耗材产品在采购价格上,总计 271 个产品的陕西联盟采购参考价与省级新标参考价价差较为明显。通过比较来看,甘肃采购目录中山东威高的产品数量位列第一,国产品牌整体数量紧追进口品牌;可同时作为联盟参考价与省级参考价的产品中,外企产品数量占比较高,且与国产品牌拉开较大差距。
②联盟内外中标低价相近,前 20 企业中进口产品采购数量占比高。按照千元以上心血管类耗材产品在采购价格上,总计166 个产品的陕西联盟采购参考价与省级新标参考价不同,其中 95%的产品差价集中在 0%-30%。甘肃采购目录中,5 家外企的产品维持较高采购量;可同时作为联盟参考价与省级参考价的产品中,外企麦瑞通的产品数量为 144 类,位列第一,其余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数量相差不大。
耗材采购深度延展——诊断试剂启动集中采购,耗材带量采购试点推行。①七省开启体外诊断试剂集中采购。体外诊断试剂集中采购趋势逐渐向全国范围蔓延,整体价格下降力度相对温和。各省分别强调最低价格的限价中标,以本省或者外省的最低采购价为参考基准,其中四川、陕西、海南明确提到以已有最低价作为采购价格,山西、安徽明确表明在最低价基础上,下调 10%作为采购价格。②三省八品种医用耗材开启带量采购。从侧重降价向带量采购展开实践,由高值耗材扩展到低值耗材、诊断试剂。江苏南通邀约 77 家械企,强制进行止血材料和髓内钉两类品种耗材降价,医保局推动省内高值、低值耗材、体外诊断试剂带量采购进程,预计给相关企业带来较大冲击;安徽省率先明确省属第一批集中带量采购的产品范围为: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高值耗材,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山东省在医联体内推动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镇痛泵、PICC 导管的带量采购,进行不分组谈判,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同时竞价,报价最低的企业中标,且医保预先支付 30%货款。
风险提示:高值耗材降价超预期、政策方向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