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有机硅产品价格大幅反弹,MDI、碳酸二甲酯价格涨幅明显-190802

《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有机硅产品价格大幅反弹,MDI、碳酸二甲酯价格涨幅明显-19080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证券-化工行业周观点:有机硅产品价格大幅反弹,MDI、碳酸二甲酯价格涨幅明显-19080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有机硅:本周]DMC 主流价格调涨 2000 元/吨,至 20500-21000 元/吨,自 7月初以来价格已经反弹 4000 元/吨。下游方面,生胶价格上涨 1500 元/吨至21000-21500 元/吨左右,107 胶价格上涨 2000 元/吨至 20500-21500 元/吨,华东国产硅油主流成交价维持在 20000-22000 元/吨。原材料方面,421#金属硅价格维持在 11600-12000 元/吨左右。从价差来看,目前有机硅价差 12000元/吨,7 月份价差平均 9200 元/吨,环比上涨 18%。开工方面,7 月份有机硅开工率在 8 成左右,8 月份 DMC 厂家检修降负较多,预计影响产能在 70 万吨(DMC 国内产能 270 万吨/年),开工率在 6-7 成,其中恒业成 24 万吨/年装置因装置问题预计检修 15 天;浙江合盛与四川合盛合计 33 万吨/年装置预计检修 15 天;浙江星火 45 万吨/年装置由于环保督查原因 8 月份开工 5 成;三友20 万吨/年装置预计检修一周,山东东岳 25 万吨/年装置、鲁西化工 6.5 万吨/年装置也有检修计划。目前 DMC 下游室温胶需求有所转暖,高温胶需求较为平稳。从新增产能投放进度来看,合盛鄯善 20 万吨/年 DMC 单体产能目前已经进行试车,预计 Q4 有望正常运行;兴发集团技改项目预计 9-10 月开工,技改后有机硅单体产能由 20 万吨/年增加至 36 万吨/年,预计技改时间 1-2 个月。2020 年新安股份 15 万吨/年单体项目预计 Q1 建成投产,新疆合盛 40 万吨/年单体项目年底建成。预计 2020 年底 DMC 单体产能将达到 360 万吨/年,长期看 DMC 价格承压。我们认为近期价格上涨一方面由于有机硅价格接近成本线,下游备库需求转好;另一方面 DMC 厂家停车检修对市场采购起到刺激作用,目前 DMC 下游已经进入需求旺季,预计有机硅价格在 8-9 月份仍将持续上涨,但四季度需要关注国内 DMC 新增产能的投放情况,建议关注【新安股份】、【合盛硅业】和【兴发集团】。
MDI:本周国内 MDI 价格继续上涨,山东及华东地区万华 PM200 价格上涨约800 元至 13800 元/吨左右,上海外资货源价格上涨约 600 元至 13300-13500元/吨,纯 MDI 价格涨幅明显,华东地区价格在 19500-21000 元/吨,日韩厂家及沙特陶氏厂家本周无报价。原材料方面,苯胺价格本周下跌至约 5900 元/吨,纯苯价格保持在约 5200 元/吨,卓创资讯计算目前行业纯 MDI 毛利约6300-6400 元/吨,聚合 MDI 利润约 2500 元/吨左右,我们测算万华化学聚合MDI 毛利仍然在 5000 元/吨以上。本周国内整体开工负荷在提升至 65%左右,与上周基本持平,亚太方面,日本东曹合计 40 万吨装置和韩国锦湖三井合计41 万吨 MDI 装置均开工正常。万华化学 8 月份上调聚合 MDI 分销挂牌价 500元至 15000 元/吨,纯 MDI 挂牌价 700 元至 20700 元/吨,欧洲巴斯夫 MDI 装置因原料紧缺,短暂停止供应,国内 MDI 装置货源将过去支援,国内厂商 8月份计划向市场供应量较 7 月份有所减少,这一情况造成了本周国内 MDI 系列产品供应紧张的局面。但近期生态环保部开始为期两月的检查违规使用发泡剂 HCFC-141b 的行动,届时 F141B 发泡剂或受货紧影响价格出现上调,从而制约下游硬泡聚氨酯的需求量,我们认为可能会间接影响聚合 MDI 需求,产品价格难以大幅走高,但近期由于国内货源的紧张,及厂家和中间商的限制供应及惜售,我们判断价格 MDI 价格有望继续上涨,继续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公司收购瑞典国际化工 100%股权,进一步巩固了在国内 MDI 技术的核心护城河,全球范围内维护了市场秩序,同时控制福建康乃尔聚氨酯公司,进一步垄断了国内 MDI 行业新增产能。
碳酸二甲酯:本周 DMC 价格上涨 200-300 元/吨,目前山东地区工业级碳酸二甲酯市场价格在约 5500-5700 元/吨,电解液级别报价稳定在 7500-8000 元/吨左右,出口订单价格在 9000 元/吨左右。原材料环氧丙烷山东地区价格本周上涨 500 元/吨至 9700 元/吨,成本端支撑 DMC 价格。本周华鲁恒升装置复产,暂未出产品;中盐红四方 5 万吨装置意外停车,DMC 供给减少,库存处于低位。需求端来看,下游 PC 厂家采购逐渐放量,利华益 13 万吨/年装置开工正常,每周对 DMC 刚需在 1000 吨左右;泸天化 10 万吨/年装置开工趋稳,开工率 5 成左右,持续正常刚需采购;濮阳盛通聚源 13 万吨/年装置及湖北甘宁7 万吨/年装置处于单机试车,常规阶段性补库。电解液方面,受 7 月 1 日部分地区切换国六标准,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过渡期于 6 月 25 日结束的影响,7 月份新能源车需求被部分透支,下游宁德时代电池减产,电解液对 DMC 需求略有减少。我们预计 PC 端泸天化开工率持续爬坡,甘宁石化和濮阳盛通聚源有望在 Q3 投产,新能源车下半年销量仍有 80-90 万辆,拉动对于 DMC 的需求。我们判断 DMC 进入需求旺季,价格将正式进入上行通道,重点具备权益产能 10.5 万吨产能的【石大胜华】。
环氧丙烷:本周国内环氧丙烷市场价格上周明显,山东地区主流价格上涨至9800-9900 元/吨,华东地区主流价格上涨至 9900-10000 元/吨,原材料丙烯价格保持在约 7900 元/吨的高位,下游软泡、硬泡聚醚等产品价格亦上涨明显,目前价格下氯醇法工艺的毛利约 1000-1100 元/吨。本周天津大沽、山东鑫岳、山东金岭、湖南长岭等厂家先后不同程度降负检修,同时下游聚醚主力厂家复产,下游即将进入需求旺季,导致了国内环氧丙烷市场的供应紧张,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2019 上半年国内 PO 产量同比 135 万吨,同比下降 1.9%,上半年表观消费量为 150 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吉林神华 HPPO 装置长期停车,红宝丽 CHP 工艺装置逐渐提升负荷,下半年国内还将有中信国安等部分新产能投放,叠加下游需求较弱,因此我们判断环氧丙烷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发泡剂-F141b:本周 F141b 市场货源紧张,少量报价并稳定供应老客户为主,下游小单采购,周内报价继续提高 350 元/吨左右(上周涨幅 600-800 元/吨),最新报价到达 21700-22500 元/吨,较 7 月初提高 3000 元以上。近期生态环境部部署开展全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执法专项行动,行动时间从 6 月 26 日持续到 8 月 31 日,将全面摸排非法生产和使用 ODS 企业,特别是组合聚醚生产企业和聚氨酯(PU)泡沫生产企业在冰箱冷柜、冷藏集装箱、电热水器等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使用 HCFC-141b 的行为,考虑到 8、9 月份进入 PU 泡沫等生产企业相对开工旺季,在专项检查背景下,预计 F141b 供需矛盾将加剧,供应进入持续紧张状态。参考 2018 年 8 月生态环境部开展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专项执法行动,F141b 报价从 17000 元/吨上涨至最高 29000 元/吨,2 个月涨幅达70%。F141b 属于消耗臭氧层物质,其生产受到配额限制,导致 F141b 近年来供应持续偏紧,2019 年 F141b 生产配额 6.23 万吨(内用 3.85 万吨),较2013 年缩减 32%,按照蒙特利尔协定,2020 年 F141b 生产配额将继续减少至 5 万吨,供给端进一步收缩。目前国内 F141b 生产配额企业只有 4 家:三美股份、三爱富、巨化股份、鲁轩工贸,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三美股份生产配额 3.43 万吨,占比达 55%,拥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未来 F141b 涨价也是受益最大标的。随着全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执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同时下游进入相对需求旺季,我们预计 F141b 供应紧张加剧,建议重点关注【三美股份】。
萤石:上周萤石主流价格稳定,江西地区厂家报价略有下调,华东 97%萤石粉小幅下滑 40-50 元,最终报至 3260 元/吨,其他地区未有价格变动。目前萤石供需格局依旧维持偏紧基调,具体包括内蒙矿企复产低预期,河南、内蒙部分矿山仍在整改,安徽广德环保督察,下游则按需采购为主。不过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下游空调萤石备货高峰期已过,边际上需求减弱,而且叠加终端制冷剂、原料氢氟酸近期价格下滑,R22、R134a、R32、R410、氢氟酸价格分别从 7月初下滑 4%、3%、3%、5%、5%,萤石价格近期承压。萤石块矿方面,市场货源仍然紧张,同时高炉限产力度预期宽松,开工率回升,继续支撑块矿价格坚挺,上周 80 块矿成交价 2480-2950 元/吨,85 块矿成交价 3000-3300 元/吨。海关数据统计,今年 1-5 月份我国 97%萤石粉进口量同比下滑 64%,而出口同比上涨 14%,同时近年国内产量下滑,造成了国内萤石粉供应紧张的局面,预计我国 2019 年萤石总产量将下降约 17%,萤石供给持续收缩。经过长时期大规模地无序开采,目前我国萤石资源以低度矿、难选矿和伴生矿为主。由于行业资源结构的变化由优变劣,开采方式由露天转入井下深层,萤石生产成本普遍增加。加之国家对于萤石矿产资源保护力度加大,部分环保不达标的矿山陆续退出。全行业的严格监管带来行业有效产能规模持续下降,供应不平衡造成市场价格逐步推高。我们重点推荐国内行业龙头【金石资源】,公司一季度归母利润同比翻倍,未来除了自身产能持续提升外,将进一步进行行业整合。
电子级氢氟酸:日本内阁同意将韩国移除“白名单”的计划,计划从 8 月 28 日起生效,日本占全球 PI 总产能的 90%,电子级氢氟酸总产能的 70%,韩国三星电子、LG 和 SK 等厂商所需的大多数氟聚酰亚胺和高纯度氟化氢也都是从日本进口,韩国贸易会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国高纯度氟化氢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为93.7%、光致抗蚀剂为 91.9%、氟聚酰亚胺为 43.9%,剔除白名单后韩国进口以上关键材料需要历时 3 个月的审核,届时三星、海力士等随着库存耗尽将面临断供风险。韩国目前正在积极寻找替代厂商,一方面敦促韩国当地企业,另一方面积极与大陆的凯圣氟化学、滨化集团接触,我们认为此次日本制裁事件为中国企业打入韩国半导体供应链提供前所未有的窗口机会。韩国半导体人士指出,三星主要向日本 Stella、森田化学和昭和电工采购最高等级的高纯氟化氢,其中日本森田与国内【三美股份】成立的合资子公司森田新材料年底将投产应用于半导体 5-7 纳米芯片的 2 万吨高纯氢氟酸,主要出口韩国半导体市场,三美股份持股比例 50%。据浙江武义新闻网报道,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微电子蚀刻材料项目预计 9 月份完工。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多氟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滨化股份】。
风险提示:大宗产品价格下滑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