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长阳科技-688299-重大事项点评:布局聚酯基膜及锂电隔膜,进一步丰富产品线-210916

上传日期:2021-09-16 10:10:22 / 研报作者:袁健聪王喆2014年水晶球化工行业研究最佳分析师第2名
陈旺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长阳科技-688299-重大事项点评:布局聚酯基膜及锂电隔膜,进一步丰富产品线-210916.pdf
大小:26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长阳科技-688299-重大事项点评:布局聚酯基膜及锂电隔膜,进一步丰富产品线-210916

中信证券-长阳科技-688299-重大事项点评:布局聚酯基膜及锂电隔膜,进一步丰富产品线-21091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长阳科技-688299-重大事项点评:布局聚酯基膜及锂电隔膜,进一步丰富产品线-21091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长阳科技-688299-重大事项点评:布局聚酯基膜及锂电隔膜,进一步丰富产品线-21091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作为国内功能膜龙头企业,战略布局深远、技术领先,两大产能规划有望进一步强化公司市场影响力,切入新的应用领域。

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EPS预测为1.00/1.45/1.79元,考虑公司的高成长性和业内龙头地位,同时参考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认为2022年40倍PE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58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拟投资122448万元建设年产8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

为持续推动公司转型升级,打造冠军级产品,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合肥长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产品主要应用方向为偏光片离型膜和保护膜、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离型膜、新型显示用预涂膜等光学级聚酯基膜。

项目总投资12244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186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362万元,资金来源为公司募投项目的节余募集资金和自筹资金。

项目建设工期总计32个月,目前尚未正式投建。

该项目围绕公司主营业务扩充产能,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增强市场影响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

▍公司拟投资59136万元建设年产5.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

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市场影响,锂离子电池隔膜需求迅速增加,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合肥长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5.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生产动力电池隔膜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项目总投资591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274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673万元,资金来源为自有和自筹资金。

项目建设工期总计32个月,目前尚未投建。

项目建设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国内聚酯薄膜行业呈现“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扩充产能满足下游客户,有利于提高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聚酯薄膜行业高速发展,但国外厂商凭借其技术优势在光学级聚酯基膜等高端领域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从2009年至2019年,进口聚酯薄膜的均价与出口聚酯薄膜均价比值均大于2,峰值为2010年的3.65倍,进口薄膜整体相对高端,如偏光片离型膜和保护膜、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离型膜等光学级聚酯基膜,国内目前仍主要依赖于进口,亟待国产替代。

此外,全球聚酯基膜产量在过去5年年均增长6.7%,年需求量超过500万吨,其中中国占到约40%。

据智研咨询预计,到2026年,我国聚酯薄膜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86.34亿元。

目前,公司光学级聚酯基膜年产能仅为2.5万吨,亟需扩充产能。

公司预计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年营业收入为112389万元,年利润总额为24408万元。

▍国内隔膜行业需求高速增长,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有利于公司扩大规模、推动转型升级。

近年来,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市场影响,其配套的关键上游原材料隔膜产品市场需求也逐年增长。

此外,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的储能。

2020年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出货量达到16.2GWh,同比增长71%。

在新能源逐渐增量替代火电、5G基站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储能市场正在迈入快速增长期拐点,电力系统、通信基站储能需求有望保持高增长趋势,长期市场具有高确定性。

据GGII预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0GWh,未来5年复合增长达29.9%;国内隔膜出货量将由2020年的37.20亿平方米增加至2025年的138.50亿平方米。

隔膜行业供给端偏紧,未来几年行业均将维持较高的市场景气度。

公司预计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53200万元,利润总额约11127万元。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加剧;项目建设及经济效益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变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