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宏观专题】数论经济·系列六:贸易摩擦全回顾,制造业对美出口发生了哪些变化?-190804

《华创证券-【宏观专题】数论经济·系列六:贸易摩擦全回顾,制造业对美出口发生了哪些变化?-190804(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宏观专题】数论经济·系列六:贸易摩擦全回顾,制造业对美出口发生了哪些变化?-190804(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
1、我们分析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
将USTIC提供的HTS-8细分商品转为对应的行业分类,以我们更熟悉的行业维度,尤其是制造业的上中下游的维度,去认知对美出口的变化。同时,构建价格指数,分析各行业出口美国的价格是否在发生变化。
2、近一年美对中进口有什么特征?
按CIF金额算,美国从中国进口额在2018年达到5632亿美元。结构上看,制造业上游、中游、下游分别占比9%、57%、26%。2019年前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大幅下滑,累计同比为-32%。主要来自中游装备的拖累。中游装备细分行业中,电子设备、普通机械、仪器仪表单月平均拉动增速分别为-12%、-6.3%、-5.3%,是美国从中国进口中减少幅度最大的三个行业。对于加征关税的2500亿商品而言,整体表现为量缩价平。中国出口商并未通过大幅降价的方式以承担关税成本,但出口美国的量下行幅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设备行业美对中进口的大幅下降与加征关税并无联系,或与电子行业的低迷有关。
3、已实施的2500亿加征关税清单有什么特征?
结构上看,2500亿清单来自上游、中游、下游分别占比12%、65%、17%。其中中游占比明显偏高,下游消费占比明显偏低。中游装备细分子行业中,除电子设备与专用设备外,其他行业加征关税的比例都在70%以上。反观消费,加征关税商品金额仅30%左右。分批次看,340亿清单主要针对普通机械、160亿清单主要针对电气机械,2000亿清单均有涉及,仪器仪表多数在列。
4、已实施的2500亿商品加征关税后,表现如何?
美对中进口金额的角度看,两个特征。一是加征关税后,2019年的美对中进口金额相比2018年加征关税时点后的进口金额,降幅更加陡峭。二是每一批次主要针对的商品,美对中进口金额都大幅下降。价的角度看,行业间有所分化。以2000亿清单为例,塑料制品、家具制造、电气机械下降幅度明显,甚至接近10%,表明关税主要由中国出口商承担。但纺织业、化学原料、服装制品等行业价格并未明显下行,甚至略有上行。
5、如何理解前两批加征关税的结构特征?
整体而言,前两批次关税的加征主要针对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而下游的消费品与装备制造业中的电子设备涉及金额不多。除了通常理解的美对中高端制造意欲遏制外,提供额外两个角度。第一,从TC值(贸易竞争力指数)看,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并不强,TC值仅0.16。相反,消费制造业的TC值高达0.6。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加征关税,对美国而言损失程度可能较低。第二,从依赖度角度看,美国依赖于中国的消费品高于装备业。整体而言,对消费品的依赖度为31%,高于装备业的26%。从HS分类的细分行业来看,有11个消费相关行业,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度超过50%,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的20%。而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没有一个细分行业依赖度超过50%。
风险提示:
中美摩擦继续升级;地产融资政策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