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财通证券-汽车行业中国汽车产业展望报告之三:自主品牌还会剩几家?-190807

上传日期:2019-08-08 13:18:08 / 研报作者:彭勇吴鹏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财通证券-汽车行业中国汽车产业展望报告之三:自主品牌还会剩几家?-190807.pdf
大小:213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财通证券-汽车行业中国汽车产业展望报告之三:自主品牌还会剩几家?-190807

财通证券-汽车行业中国汽车产业展望报告之三:自主品牌还会剩几家?-190807
文本预览:

《财通证券-汽车行业中国汽车产业展望报告之三:自主品牌还会剩几家?-190807(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汽车行业中国汽车产业展望报告之三:自主品牌还会剩几家?-190807(43页).pdf(4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欧美早已成稳定格局
  欧美汽车产业经过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的影响,各国自主品牌生存环境恶劣,品牌从百花齐放到现在已所剩无几。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分别剩3家、3家、7家、1家自主品牌,国内市占率依次为43.4%、55.9%、93.3%、65.4%。纵观海外国家发展历史,随着汽车行业成熟度不断提升,优胜劣汰进程也在加快,市场份额集中是大势所趋。当前中国自主品牌市占率42.1%,格局散乱,与美国市场相仿,但我国自主品牌数量达百家,产销规模10万辆以上的车企集团就有14家,而美国仅有三大品牌。
  产销规模80-100万辆是生命线,自主品牌初显
  马太效应汽车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对规模经济依赖极高,因此产销规模是汽车品牌立足之根本。不同车企在品牌定位、成本控制、制造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达到盈亏平衡的最低产销规模也不尽相同:法拉利仅9000余辆产销即可实现60亿元高额利润;马自达、斯巴鲁达到盈亏平衡的最低产销规模为130万辆/60万辆。中国的自主品牌产品定位低于海外品牌,我们估算其生存极限为年产销规模不低于80-100万辆。众多达不到此规模的品牌将从市场消失,不然也就是依靠外部持续支持下“刷存在感”。合资品牌的下沉对自主品牌生存形成了较大冲击,但国内巨大且仍具增长潜力的汽车市场以及广阔的海外市场,都为中国品牌崛起留有机会。未来自主品牌的发展方向为:1)优胜劣汰,抢占其它自主品牌市场份额;2)向上挤占弱势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3)进军海外,向国际市场要份额。部分优秀中国品牌在解决生存问题后,有望继续扩大规模,形成年产销300-500万辆的全球一线车企。
   “剩者”即为“胜者”,未来中国品牌或呈现“3+3+1”格局
  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低速增长期,难有新的风口给弱势品牌带来新机遇,部分中国车企已建立优势,对未来市场更有话语权。当前年产销规模超过50万辆的中国品牌有10家,未来能剩下的胜者或在其中产生。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品牌可能呈现“3+3+1”的市场格局,即:3家国企:上汽、广汽、长安;3家民企:吉利、长城、比亚迪;1家合资自主:上汽通用五菱。未来中国品牌的主流玩家或不会超出这七家范围。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不及预期;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合资品牌对自主品牌冲击超预期;车企自身战略决策严重失误。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